從上周港股市場的整體表現可見,市場目前正處于一個迷亂時期。對歐美經濟的前景判斷隨著數據的起伏難以有一個明確的定數。港股投資者在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跌宕起伏,入市欲望逐漸減弱,恒生指數也呈現震蕩走軟的趨勢。恒指上周一探低250天線水平之下后很快收回,隨后則一直保持在該水平之上,至上周五收盤,穩于22800點水平之上。從全周來看,恒指累計升不足30點,暫守穩30周均線,成交方面較之前一周有明顯的增加。
從各主要分類指數的表現來看,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上周的整體表現不佳,全周累計下跌超過272點或2.6%,內地經濟增速趨緩給投資者帶來的短期影響負面,造成很多投資者不敢貿然加大對中資企業的投資,從而促使資本市場上的悲觀情緒很快表現出來。[在海口注冊香港公司]之前一直表現不理想的恒生地產分類指數,上周的表現還算不錯,全周累計上漲超過465點,漲幅1.66%,連續的下跌或許早已經令投資者不敢再貿然跟風,而一系列的負面消息被市場逐步消化之后,正面的力量也開始逐漸萌生。工商、金融、公用等指數上周的整體變化都不大,多空的爭奪戰也進入相互的觀察期。
對于美國的經濟形勢,有些時候市場或許太過于樂觀,往往會忽視經濟運行之外的一些問題。數據所反映出來的不單單只是經濟形勢的變化,更能反映出經濟所存在的問題。上周五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結果不及市場預料,新增就業人數創三年來最低水平,令市場又開始重新審視美國的QE措施未來是否會繼續按原計劃縮減,同時也讓投資者再次開始擔憂美國的經濟是否真的如預期般理想。縮減QE規模直至完全退出的計劃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也不會給經濟造成明顯影響。雖然會使企業和投資者的平穩心態受到沖擊,但這些影響并不足以令就業市場發生明顯變化。由此來看,美就業市場的不佳數據表現,并不是因為QE的去留產生影響,只是就業市場的復蘇原本就并不穩定。在全球經濟增長都較困難的時期,美國經濟的復蘇并不能依籍其自身的動力獨善其身,因一體化的全球經濟早已經把各經濟體捆綁住,美國經濟想要回到興盛時期還需要很長的過程。
中國內地的經濟增長前景較為樂觀,這是全球認可的未來趨勢。但目前來看,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資本市場,都面臨著更為嚴格的整頓,對經濟造成影響也是難免的。香港經濟和內地緊密聯系,IPO重啟之后更有不少的企[深圳注冊香港公司服務]業對于國際市場躍躍欲試,香港自然也就成為內地企業外向的最佳窗口,內地企業在港交所的市值在最近三年不斷攀升,占有市值比例不斷上升,受益于內地企業的香港市場再一次展示了在全球的競爭力。
總體而言,歐美市場給港股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有限,相反,內地經濟的好壞更加能左右投資者的心緒。從走勢上看,250天線附近的支撐是明顯的,短時期內恒指的動向也將圍繞在此水平附近,在農歷新年之前出現大幅波動的幾率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