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消息,據香港明報報道,[注冊馬紹爾公司]萬眾期待的滬港通預計在下月啟動,惟稅務安排等細節仍懸而未決,長線基金經理紛紛抱怨,坦言稅務影響利潤,是最大的疑慮。香港龍頭基金惠理基金(0806)投資董事王焱東表示,市場不要期望海外投資者會在滬港通啟動初期一窩蜂參與,“如果連要不要交稅都不知道,我們很可能就不買了”。
現時內地法律列明投資者買賣股票需繳交10%的資本增值稅,但一直獲豁免,國稅總局亦未對開征此稅項給予明確時間表。至于參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是否要繳交此稅項,國稅總局則從沒有清楚厘定,以致部分基金就此作出撥備。港交所(0388)早前則指,有關稅務問題會在滬港通啟動前得到解決。
王焱東接受訪問指出,市場預期每日交易額度會很快爆滿,但這是理論層面,“如果市場制度完善,一切細節都很清晰,那么AH股只要存在價差,市場都會買。但現實中,大家都會很審慎,不會積極參與,因為內地當局對稅務問題的說法從來都很模糊。”
他認為,許多海外投資者仍不了解詳細交易流程,“如何與經紀聯系?如何與保管人(custodian)聯系?要不要交稅?很多運作上的問題未有答案,所以我們一開始只會小量參與。”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指出,當局一直聯同證監會與內地當局就稅務及其它細節進行磋商,暫時雙方仍在溝通中。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則指,今天會聯同一批基金經理及中資券商到上海與上交所高層會面,表達業界對稅務問題的關注。
事實上,惠理現時擁有2億美元的QFII額度,旗下多只基金已通過QFII渠道投資多只A股。惠理同時獲批13億元人民幣的RQFII額度,估計年底前會推出首只RQFII A股基金。王焱東指,不少機構投資者早已透過QFII或RQFII投資A股,“滬港通是重要渠道,但投100萬美元,測試一下流程沒問題,在細節未清楚前,投1億美元就太多了。”截至今年7月底,透過惠理集團(0806)管理的資產達107億美元。
王焱東的意見代表不少市場聲音,[馬紹爾公司注冊]景順首席投資總監陳柏巨表示,即使當局未厘清,但只要法律上有列明,海外投資者一定要做撥備,必定會影響投資回報,因此景順只會靜觀其變。Calibre Asset Management 投資部主管陳俊文指出,如果要繳稅,基金經理一定會仔細衡量,“例如買兩只股票,一只蝕本離場,另一只賺了但要被扣10%,是否還值得投資?”他認為,若買A股要受稅務問題困擾,H股更值得有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