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ysaak"><acronym id="ysaak"></acronym></dl>
  • <button id="ysaak"><input id="ysaak"></input></button>
  • <rt id="ysaak"></rt>
    •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港交所“清殼“大掃除:香港主板殼價暴跌5成

    今年7月26日,港交所發布《有關借殼上市及其他殼股活動等咨詢總結》(簡稱“咨詢總結”),直指港股借殼上市盛行,投機炒殼行為已成為市場操控及內幕交易溫床,該新規10月1日正式生效。而在更早前的4月4日,香港證監會也發布《證券保證金融資活動指引》(簡稱“活動指引”),收緊券商孖展融資,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券商為不合規殼買賣提供資金幫助的違規交易行為,該新規于10月4日生效。

    殼股、老千股、停牌釘子戶可謂是港交所的一個“特產”,嚴重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飽受詬病。2017年6月27日,港股仙股遭遇集體閃崩,成為推動港交所改革決心的一個重要事件。

    早在2018年5月25日,港交所已針對長期停牌而復牌遙遙無期的“釘子戶”開了一劑猛藥。根據相關規則,若主板公司連續停牌18個月,創業板上市公司停牌12月,港交所有權將其予以除牌。2019年以來,港交所除牌家數遠超往年,也引來公司炮轟港交所除牌制度不公。

    香港主板殼價暴跌50%,創業板無人問津

    多項辣招之下,港股殼價遭遇嚴重打擊。中泰國際(香港)分析師Alvin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現時香港主板殼價大約3.5億-4億港元,已較高峰期跌50%。而在2015年-2018年時,主板殼價一度高達7億-8億港元。

    Alvin向記者透露,2011年,港股主板殼價介于1.8億至2.5億港元之間,進入2014年后,香港主板殼價暴漲,高峰期一度達到7億-8億港元。然而現時香港主板殼價大約3.5億-4億港元,較高峰期跌了50%。

    具體來看,去年4月有多家主板公司控股權易手,比如劍虹集團控股(1557.HK)、膳源(1632.HK,現已更名為“民商創科”),錢唐控股(1466.HK),這些公司易手時估值介于7.3億至9億港元,如果扣除資產凈值,殼價介乎6.24億至7.02億港元。

    其中劍虹集團主要在香港從事地基服務供應業務,于2016年3月20日于香港主板上市,上市僅兩年便于2018年5月轉身賣殼。根據劍虹集團控股的公告顯示,金利豐證券代表要約人提出要約收購,以現金1.9875港元收購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4億股,按此價格計算,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的價值為7.95億港元;而截至2018年3月31日,劍虹集團控股經審核的每股資產凈值約0.31億港元,經審核的資產凈值約1.25億港元,由此估算劍虹集團控股的殼價為6.7億港元。

    2014年-2015年,由于恒大系、阿里系及騰訊系熱衷在港股買殼,香港殼股在此期間風光無兩,殼價暴漲。Alvin稱,一般計算殼價,都是以收購價減去資產凈值,但是如果有時部分公司的負債特別多,或有隱藏負債,都會調低殼價。比如2014年12月,恒大以9.5億港元購買新媒體(0708.HK,現已更名為“恒大健康”)74.99%股權,公司估值12.66億港元,根據當時公司年報資產凈值為4.56億港元,因此殼價為8.1億港元(12.66億港元-4.56億港元)。恒大入主之后,恒大健康股價也開始一路暴漲,同時也刺激了殼價的上揚。

    然而在香港監管層的辣招之下,殼價已經急轉直下。9月13日,泓盈控股的主要股東以4.1億港元出售75%股權予中環控股,相當于整個公司估值為5.6億港元(2.1213港元*2.64億股),根據公司最新資產凈值1.73億港元計算,此次交易的殼價為3.87億港元;相比而言,2018年桐城控股(1611.HK)賣殼價格則高達6.83億港元,兩家公司都是建筑業務,考慮到目前市況環境以及港交所上市規則的修訂,如今殼價已然大幅貶值。

    立信德豪會計事務所董事林鴻恩向記者表示,現時借殼上市或殼股活動非常低迷,主要受到港交所新規影響,殼價大幅降價,創業板殼價高峰期約3億-4億港元,但現在無人愿意洽購。創業板因為取消了轉板簡化程序機制,吸引力大減,想賣殼需要很大折讓,買賣殼的成交亦大幅縮減。此前一家創業板公司賣殼,最后成交價已不足1億港元。

    方正證券互聯網金融部董事林子俊向記者透露,“創業板目前就是海鮮價,我已經很少聽見會買創業板的殼了,很多金主都表示創業板的殼就算送都不會要。上市成本高昂,每年會計審核要錢,負責財報會議也要請秘書,股東會總要開吧,業績會總要準備吧,香港得請人吧,或許還要加一個辦公室,這些都是成本支出。香港人工,租金都很貴。如果換來的是一個很難轉主板,市場認可度不高,融資也不是太方便的殼,價值和意義都不大。”

    嚴打炒殼,港交所重拳出手

    7月26日,港交所發布的《咨詢總結》稱,近年來港股借殼上市盛行,一方面是投資者買入上市發行人控制權以取得其上市地位,達到借殼上市目的;另一方面是上市發行人本身業務能力一般,還常年虧損,于是出售相關業務賣殼,投機炒殼行為已成為市場操控及內幕交易的溫床。對此,港交所決定修訂《上市規則》有關借殼上市以及持續上市準則的相關條例,并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修改后的《上市規則》主要變動包括:對借殼交易的定義,對于上市公司出售業務導致控制權變動的限制,以及禁止通過大規模發行證券進行借殼上市。

    具體來看,是否將上市公司交易行為定義為借殼上市,主要從交易規模,目標資產質量,發行人業務性質及規模,主營業務出現根本轉變,控制權或實際控制權變動,一連串的交易或安排(一般指36個月內進行收購、出售項目導致控制權變動)來判定。

    其次,修改后的《上市規則》限制發行人不得在控制權變動之時或其后36個月內將全部或將大部分原有業務出售。

    第三,禁止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借殼:大規模發行股票換取現金,當中牽涉到或會導致發行人控制權或實際控制權轉變,而所得資金將用作收購或開展規模遠較發行人現有主營業務龐大的新業務。

    此外,今年4月4日,香港證監會就建議的《證券保證金融資活動指引》發表咨詢總結,該指引于10月4日生效。此舉意在收緊券商孖展借貸,券商借出的孖展總額上限,定于券商資本額的5倍,經紀行須向客戶追繳保證金,并嚴格執行追繳保證金通知政策,在客戶不交的情況,券商會直接斬倉,這也是為何今年6月份以來很多個股遭遇瀑布式下跌的原因。

    林子俊分析稱,保證金收緊對于小型券商影響較大,因為現在香港券商已經很難靠單一傭金養活自己,很多券商都是靠孖展收入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而新規除了要求控制各項保證金比率外,還要定期做各種壓力測試,會增大券商的壓力和負擔。如果某些券商專門是做殼買賣、尤其是為不合規的殼買賣提供資金幫助,新規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這些違規交易。

    因此,受新規影響,以往非常興旺的殼股抵押活動亦增加難度,令大股東押股融資成本增加,并連帶影響證券行的業務。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受新規影響,大股東押股融資成本會增加,因為殼股抵押的難度增加,而且近月經濟轉差,券商生意下滑的可能也增加,尤其規模小的券商容易因為業務不足,在無利可圖及成本上升下,被逼結業。上市新規對于炒殼監管更嚴,亦令出現財政危機的上市公司到處“求救”的難度增大,導致原本來港上市的中小型公司意欲減少,券商生意蕭條。

    林鴻恩認為,相信新規生效后,會有更多公司,尤其是規模小的公司,如創業板等,會跌入DQ(遭港交所發除牌通知)警戒線內。

    港交所除牌制度遭公司炮轟

    針對香港市場“僵尸股”、“老千股”、“炒殼、養殼”等頑疾,港交所給予全方位打擊的同時,也遭遇了市場的反彈。2018年5月,港交所針對長期停牌而復牌遙遙無期的港股“僵尸”開了一劑猛藥。其中主要提到以下幾點:

    1、 主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8個月內,創業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2個月內復牌,否則港交所有權將予以除牌。

    2、 重點監察少數業務運作規模極低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擬主要特征包括:近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業務活動極度低迷,營業收入極低,業務入不敷出,出現虧損和營運現金流為負;業務長期極度低迷和虧損,過去數年間,公司生意已經嚴重惡化;公司無法證明其擁有足夠價值的資產維持上市地位,其資產已經無法產生足夠的收入和利潤來證明該公司擁有切實可行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意。港交所有權令上市公司短暫停牌或將其除牌。

    根據規則,上市公司被除牌的流程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最短六個月,其間公司可提交復牌建議予港交所審批。在每個階段結束時,如果沒有一個可行的建議,港交所會將公司置于除牌階段,直至取消上市地位。

    盡管保障投資者協會認為強制除牌制度對中小股東不公平,連套現機會都沒有,但港交所當時還是發了新規,截至2018年8月1日,長期停牌不足12個月的,尚有1年半的緩沖期,即2020年初復牌可逃過一劫;停牌超過12個月的,只有1年的緩沖期,復牌的最后日期為2019年7月31日。

    據記者統計,截至2019年8月1日前,尚有20家上市公司未能提出復牌請求,并說服香港證監會他們具備復牌資格,這些公司都將面臨被除牌的結局。

    港交所在落實“快速除牌”新制度后,部分長期停牌公司于近期陸續除牌,同時也引來部分公司反彈,炮轟港交所處理不善。

    9月19日,被港交所下達除牌通知的金利通(8256.HK)召開記者發布會回應港交所退市要求,稱港交所對于公司的新業務營運能力,新業務可持續性以及公司未能維持重組價值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提出質疑,但由于公司發展的是大數據業務,不能用傳統業務衡量標準去評判,指控港交所除牌不遵循法治。

    10月10日,被港交所要求除牌的國家聯合資源控股(0254.HK)舉行股東座談會,提出公司因缺席聆訊被剝奪抗辯機會,港交所上市科建議上市委員會取消公司上市地位,并指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濫權,違反公平原則,將尋求律師意見。公司此前在香港報刊刊登頭版廣告,控訴港交所的程序不公。

    停牌超過4年的鎳資源國際(2889.HK)今年就入稟高院,就除牌決定提出司法復核,同時質疑上市科及上市委員會妨礙公司運作及財務狀況,一心將其除牌。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人生活自拍区杏吧有你| 拨牐拨牐x8免费| 国产极品美女视频|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91av小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 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caoporm视频| 波多野结衣黑丝|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91香蕉国产线观看免|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国产网红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qvod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 久久精品老司机| 色黄网站aaaaaa级毛片|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免费中日高清无专码有限公司|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久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蜜芽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电影| 性生活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1000部免费啪啪十八未年禁止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国产交换俱乐部在线看| 一级做a爱片就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女同|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