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新聞:
1 人幣連跌3日創近1月新低 工信部:升值已影響企業接單
官方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昨日中間價跌至近6.7元關口,報6.6986,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74個基點,創下近一個月來的新低。
而工業和信息化部官員昨日稱,人民幣升值影響企業接單,廣交會上企業定長單的數量明顯減少。
自人民銀行10月19日宣布加息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反復走軟回調。交易員認為,近日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走軟顯示,央行希望藉此形成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打破市場對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從而遏制短期國際資本(熱錢)的流入。
近期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已對內地出口企業接單造成影響。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昨日在北京的發布會上特別提到,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對工業運行帶來挑戰。
評論:人民幣升值已經實質地傷害到中國的經濟,換句話說,要政府再讓步的可能性降到很低,而美元最近反彈加上美國中期選舉已經塵埃落定,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這個炒作也應會暫時收斂,假設這些條件成立,那么港股未來的動力減弱。
2 交行資產質素轉壞 撥備大增
內地第五大銀行、匯豐控股(0005)持有19.05%的交通銀行(3328),同樣錄得貸款減值撥備大增,但有別于工行的為監管趨嚴未雨綢繆,交行資產質素見轉壞跡象,貸款減值撥備、經營支出都大增,拖累第3季盈利遜于市場預期,賺91.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24.3%。
交行公布業績前,股價隨同業做好,升1.8%至9.19港元。其第3季凈利息收入和手續費收入,分別按年上升24%和16%。期內凈息差較6月底微升0.01厘,達到2.44厘。
貸款減值撥備按年大增84%至45.7億元,雖然做法與工行相若,但工行是為了未來更嚴謹的監管要求提前作準備,而交行卻確實出現資產質素轉壞的跡象。根據季報,9月底的不良貸款金額較6月底增加12.5億元,較去年底更增加15.8億元。
評論:工行業績不錯,相信其他銀行在地產暢旺的情況下,內銀股首三季度應該是業績良好的,不過這把也是雙面刃,相信負面的影響很快浮現,我相信交行只是前奏而已。
3 QE2快推 美聯儲向債商摸底預測計劃規模 評估債息影響
美國聯儲局推次輪量化寬松措施(QE2)可謂事在必行,不過儲局意識到推出QE2的最大難度,在于如何控制市場預期,不致令市場出現劇烈震蕩。據彭博社取得紐約聯儲銀行文件,披露儲局已先向債商“摸底”,要求債商預測儲局未來6個月買債規模,及預期對債息的影響等。
彭博社報道,紐約儲行向債商的調查中,有問及債商對購買國債新計劃的起初規模,以及完成期限的預期等;同時還要求債商預測儲局重新評估該計劃的頻密度以及最終規模等。
市場近期最關注的,正是儲局收購資產計劃的規模、時機及期限。估計儲局推出該計劃是為降低長債息率,預計規模達到1萬億美元或更多。巴克萊資本貨幣市場策略師Joseph Abate表示,如果市場高估聯儲局購買資產的規模,收益率將下降。交易商所使用的杠桿比過去減少,消化額外供應的能力降低。
德銀首席美國經濟師Joseph Lavorgna則表示,市場希望聽到的,是美國聯儲局將出手購買1萬億美元國債。
評論:市場對于QE2的預期是分歧非常大,而我們一直分析的是無限制的量化寬松政策必須要考慮對債券購買者的負面作用,因此QE2并不是無所顧忌的,下周美股面臨兩大因素,一是國會的中期選舉;二則是美聯儲的QE2要亮相,除非規模超過第一次,否則市場都會“失望”。
4 AIA今掛牌 暗盤一手賺384元 倘入摩指 基金追貨成后市動力
本港史上“集資王”友邦保險(AIA,新上市編號︰01299)在掛牌前夕,暗盤價升近1成,收報21.6元,18萬名抽中的捧場客,一手(200股)賬面賺384元。
連日暗盤價均在相若水平成交,市場預料后市動力主要視乎指數基金追貨。有分析員初步計算,一旦被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香港指數,便觸動高達22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的買盤。富時指數已率先于上周五公布,AIA上市時即納入富時香港指數及全球指數等一系列不同指數,計入指數的流通市值達75%,11月1日生效。
據輝立暗盤交易場顯示,友邦暗盤價開市即突破21元,之后升幅擴大,高見21.7元,收報21.6元,較招股價19.68元高9.8%。成交1,092萬股,涉資2.34億元。
雖然“千億股王”今天正式亮相的行情看漲,但資深獨立股評人陳永陸卻提醒股民,因不少散戶的中簽率較預期高,尤其是超越10%以上,慎防借9成的孖展客“中凸貨”,需即沽貨補倉,令首天的股價極波動。
評論:這段時間最多的是新股破紀錄的消息,不過新股也并不都是神話,特別要留意的是雖然AIA受到熱捧,但不少散戶通過一比九的融資認購,中簽比例超過10%,證券公司和銀行忙于追“孖展”,會不會令AIA的升幅遜于預期值得留意,而另一方面,AIA掛牌會不會代表集資潮的結束呢?
5 蒙古能源誤導股民 魯連城遭譴責 07年稱與“中國石油”及“國家電力”合作
經常“轉型變身”的蒙古能源(0276),以及被認為是鄭裕彤親信的蒙能主席魯連城,同要為2007年的“魚目混珠”通告負責。港交所(0388)昨日公開譴責蒙能及魯連城等人,指他們07年刊發一系列聲稱與“中國石油”及“國家電力”等公司合作的通告誤導投資者,令外界誤以為蒙能與大型國企有合作計劃,刺激蒙能股價大幅炒上。
與新世界發展(0017)關系密切的蒙能,07年乘糇試垂扇瘸矗“忽然”變身為礦業股。蒙能在07年中接連公布多項計劃,與“中國航天技術”、“國家電力”、以及“中國石油總公司”簽訂意向書,表示合作發展資源項目。當時大部分媒體及投資者均以為,蒙能所指的“中國石油”等公司,是上市國企中國石油(0857),是以外界憧憬蒙能前景秀麗,紛紛入市追捧,令蒙能股價大幅炒上。
港交所昨日就事件公開譴責蒙能、魯連城、以及執行董事翁綺慧,認為蒙能07年刊發的一系列通告,陳述出現重大不正確,誤導股東及投資者。再者,市場早已質疑蒙能的通告信息不清,但公司遲遲不肯“以正視聽”。港交所除了譴責魯連城及翁綺慧,二人亦要接受24小時的董事培訓。
蒙古能源前身為蒙古能源基地,99年科網熱潮下成立,及后科網熱爆破,公司轉型投資物業、發展私人飛機包機服務,至07年又變身做資源股。魯連城一直與新世界主席鄭裕彤關系密切,被認為是“彤叔掌柜”,多年來與新世界系并肩作戰,交易頻頻,財技了得。魯連城今年早前在西貢大浪西灣大興土木,引起廣泛關注。最終政府公布大浪西納入《發展審批地區草圖》,魯的發展大計才被叫停。
評論:中策(235)、蒙古能源這些背后都是香港的大富豪們的杰作,包括最近股價大跌的比亞迪,這些神話故事在市場暢旺的時候總是有市場,固然應該譴責這些莊家不擇手段賺錢,監管當局顯得無力,更為重要的是中小投資者自己沒有識別能力。股市投資不是聽故事,也不是看明星。
6黃陳和談瀕臨失敗國美內戰升級 黃家擬再提分拆
國美電器(493)控制權爭奪戰硝煙再起,9月28日股東大會后,創始人黃光裕和現任主席陳曉雙方一直在進行談判,黃光裕家族發言人昨天向本報證實和談毫無結果,雙方矛盾無法通過私了解決,創始大股東不會改變任何訴求,仍堅決要求陳曉退出國美董事會。市場預期,國美股價將因此面臨回調壓力。
陳曉在9月28日小勝一回合后,黃光裕妻子杜鵑曾明確表示,不希望國美分裂,又數次與貝恩人士會談;獲黃光裕授意進入國美董事會的鄒曉春亦表示,雙方正就一籃子計劃進行談判。種種跡象令外界一度憧憬黃、陳雙方可私下尋求和解以平息紛爭。
然而,昨晚黃光裕方面向本報明確表示,談判至今,陳曉方面并未與大股東(黃光裕夫婦及黃全資擁有的Shinning Crown)積極接觸,而是采取拖延方式,繼續排擠大股東。因此,大股東不會改變任何訴求,仍要求陳曉退出國美董事會,并認為,公司管理層在董事會中占有太多席位,必須進行調整。
黃方發言人賈鵬云指出,雙方不存在任何“和風細雨”式的談判,目前大股東提出的所有訴求均未被接納,若在合理時間內,雙方協商沒有進一步進展,黃方面將考慮正式分拆非上市門店,并再次提議召開特別股東大會。
評論:國美大戰一如預期還沒有落下帷幕,記得在股東大會后有人問我,誰是贏家,我說是黃光裕,陳曉無論如何都注定是最大輸家。
7劉明康:嚴控大房企貸款風險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中銀監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上表示,要高度關注房地產貸款風險,并嚴控大型房企集團貸款風險。而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正在加大,中國對外需和資本流動的影響不可忽視,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形勢仍然嚴峻。
劉明康在會上指,銀行要加大力度,切實抓好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管控。同時要高度關注房地產貸款風險,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嚴控大型房企集團貸款風險,并在把握風險收益的基礎上,合理滿足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房地產開發貸款需求。
此外,銀行亦要貫徹落實中央政策,配合抑制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節能減排的各項調控要求。而明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國際金融監管改革逐步推行之年,銀行要嚴守底線,著力做好資本充足率、動態撥備率、杠桿率和流動性比率等四項監管指標。
評論:看來這個銀行貸款的風險跟風光無比的前三季度的銀行業績可以說是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