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以下簡稱“倫敦證交所”)CEO賈思涵(Alexander Justham)對騰訊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新西蘭公司注冊]倫敦的人民幣交易量正在大規模增長,與此同時,英國政府也非常“強有力”地推進倫敦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企業,倫敦證交所正在研究,允許中國企業在中英兩地同時上市。
賈思涵稱,倫敦證交所正在全力支持英國政府這一目標實現。他表示,目前已有60家中國企業在倫敦證交所上市,市值在172億英鎊左右;此外,有多只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ETF已經在倫敦證交所掛牌交易,并有超過20支以人民幣計價的“點心債”在該交易所發行。賈思涵稱,交易所還將繼續擴大“點心債”的市場規模。
作為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的倫敦,一直試圖吸引更多的人民幣交易業務。2014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與英格蘭銀行簽署在倫敦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時隔兩個月,中國建設銀行于6月18日宣布,央行授權該行擔任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是中國央行首次在亞洲以外的國家(地區)選定人民幣清算行。
“截至目前,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使用占比達到17%,極大滿足了實體經濟的對外貿易需求。”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巡視員王丹透露。
賈思涵認為,倫敦對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原因是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國際化形象。“倫敦證交所的角色,是為中國的企業提供接觸國際投資者的機會”,賈思涵稱。
在倫敦證交所的投資資金中,45%來自倫敦,30%來自紐約,其余的來自全球各地。倫敦證交所資本市場部高級經理Darko Hajdukovic解釋,“在此意義上,倫敦證交所不僅是英國的,也是美國的,還是新興市場的。”他表示,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該交易所與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甚至非洲國家的資本市場相連。
“中英兩國資本市場的互補性很強——英國有很多優質的機構投資者,而中國則有大量的散戶投資者”,倫敦證交所股票和衍生品市場國際業務主管Anastasia Kutsepalova稱。
不過,建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魏巍則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倫敦證交所要吸引更多中國企業,當務之急是修煉好內功,完善機制,把最好的產品用最簡單的方式送給中國投資者。
而倫敦證交所正在為健全交易所內部機制、[注冊塞舌爾公司]完善產品種類做出努力。賈思涵透露,倫敦證交所正在研究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多選擇,比如允許中國企業在中英兩地同時上市。
“盡管中英兩國在促成金融互通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但距離實現目前仍然任重道遠”,在賈思涵看來,中英兩國只有在雙贏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可持續合作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