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期新三板市場成交紅火,但是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微博)認為,目前新三板市場處于規模快速擴張的階段,由于投資者開戶的門檻過高,極大地限制了資金的擴容,這可能造成新三板市場供求失衡,應盡快降低新三板開戶門檻。
“在新三板原有制度限制下,[德國注冊公司]市場越火爆,供求失衡將會越嚴重”,賀強向騰訊財經強表示。
近日消息稱,多家險企正積極調研新三板并醞釀投資,新三板有望迎來萬億險資入駐。進入2015年,新三板市場迎來有史以來交易最為活躍的時期。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2月底,新三板兩月成交額已經達到上一年成交總額的85%。
截至3月9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2042家,179家采用做市轉讓方式的企業占比不到9%。不到9%的做市企業實際上貢獻了新三板超過70%的成交額。
據投中集團高級分析師宋紹奎介紹,新三板掛牌企業中58%上一年度凈利潤低于500萬元,除九鼎去年高額定增外,其余企業定增募資平均僅為0.23 億元。
2015年新三板市場交易呈現日趨活躍的趨勢,賀強認為,當前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情況已經亟需改變原有投資者門檻限制規定,“投資者開戶的資金要達到500萬元以上,這樣就把證券市場95%以上的投資者擋在門外,也束縛了新三板市場自身的發展。”
在他看來,當前500萬的投資者門檻,除造成新三板市場供求失衡外,還造成了新三板市場的交易不充分。許多掛牌公司既無法協議轉讓,又得不到做市商的青睞,成了掛在板子上的“曬干”公司。
此外,賀強強調,投資者的門檻過高,有可能助長新三板市場的內幕交易。由于新三板市場供求失衡,交投冷清與交易不充分,就有可能使一些急于高價變現的掛牌公司與做市商或其他有關人員互相勾結,操縱價格,操縱市場,制造虛假行情,進行內幕交易。
對此,宋紹奎也認為,投資者門檻過高導致的新三板市場流動性的不足不僅制約融資功能的實現,而且不利于企業的定價估值,新三板公司估值遠低于主板及創業板。
賀強提出將新三板投資分三步走的戰略逐步調整新三板投資門檻:
第一步,可以將新三板市場的開戶門檻從500萬元降到100萬元,使掛牌公司的擴容與投資者資金的擴容相匹配;
第二步,未來1至2年可以將新三板市場的開戶門檻從100萬元降到50萬元,隨著門檻降低,投資者人數增加與資金流入,這將會進一步推動新三板市場的發展。
第三步,[注冊百慕大公司]未來3至5年可以將新三板市場的開戶門檻完全取消,使新三板市場實現全面的市場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