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綜合報道 在股指連續三周暴跌,在屢放大招均不見成效的局面下,管理層上周六日連出救市大招終于讓市場眼前一亮:
騰訊財經綜合報道 在股指連續三周暴跌,在屢放大招均不見成效的局面下,管理層上周六日連出救市大招終于讓市場眼前一亮:上周六(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宣布,決定出資不低于1200億元,用于投資藍籌股ETF,并承諾上證綜指4500點以下自營股票不減持;而25家公募基金也力挺股市,承諾積極自購偏股型基金。當日晚間更傳來更大利好——IPO暫停!
到了周日(7月5日)晚間,[注冊薩摩亞公司]匯金以及央行發起的兩個終極大招更牽動市場神經:匯金當晚發布公告,稱后續將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證監會當天也發布公告,宣布擴大證金公司融資,央行將協助支持。
本輪股市大跌發生后,監管層此前也不斷發布利好政策,但是徒勞無功,A股繼續哀鴻遍野,災情愈演愈烈,過去三周股市市值已蒸發10萬億。6月15日至7月3日,滬指累計跌幅近29%,創業板跌幅達到33%。在千鈞一發之際,救市大招也前所未見的力度陸續出爐,一場中國股市救市總動員戰斗已經打響。
1、21家證券公司決定出資1200億元投資藍籌股ETF
7月4日上午,來自中信證券等多家券商的數十位大佬抵達證監會所在地——金融街19號富凱大廈,由證監會主席肖鋼親自主持召開了兩個多小時的緊急會議。
“救市”會議結束一個小時后,關于此次會議形成的決議便正式公布。據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1家證券公司的聯合公告》,21家券商包括中信、海通、銀河、廣發、申萬、招商等,券商們分析了當前股票市場形勢,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充滿信心,一致表示,堅決維護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公告發布了四條“救市”措施,其中包括:一、21家證券公司以2015年6月底凈資產15%出資,合計不低于1200億元,用于投資藍籌股ETF;二、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并擇機增持;三、上市證券公司將積極推動回購本公司股票,并推進本公司大股東增持本公司股票;四、按照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完善逆周期調節機制,及時調整保證金比例、擔保證券折算率、融券業務規模等相關指標,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盡量平穩地做好客戶違約處置工作。
財經網報道稱,證監會要求券商的1200億元于周一11點前到位,開盤先由證金公司墊資入市。
數據顯示,這21家證券公司是證券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一是行業規模占比超過60%,凈資產超8000億元,凈資本超6000億元,優質流動性資產接近6000億元,行業占比分別為66%、63%和85%。二是自營股票規模占比超過80%,且未來增持空間較大。三是融資融券業務規模超1.5萬億元,目前行業融資融券規模約2萬億元,占比73%。
1200億的資金,相對市場60萬億的市值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民生證券管清友(微博)評論稱,1200億不夠,必要時要休市,此次是杠桿市下的嚴重股災,可能導致金融危機,救市刻不容緩,需要國家拿出真金白銀。措施包括緊急輸血和暫停抽血要雙管齊下,加大國家護盤力度,必要時休市,修改交易制度等。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則認為,券商四大救市決議,對市場形成實質利好,相當于直接進場拿錢買藍籌股,雖然說1200億還沒有市場一天的成交大,但對市場示范效應明顯,可以引導大家抄底。現在市場保證金余額接近三萬億,這些資金都是在等待市場見底后進行抄底,市場不缺錢,但缺信心。
2、中證協要求各券商比照聯合公告做出相關行動
中國證券業協會上周六午間發布倡議書,表示,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召開會議,一致表示堅決維護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并作出了相關決定,證券業協會對此表示高度贊賞和堅決支持,同時向全體證券公司發出以下倡議:
一、正確認識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形勢。當前,改革開放紅利繼續釋放的趨勢沒有改變,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的勢頭沒有改變,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居民大類資產配置的格局沒有改變,資本市場持續改革開放的進程沒有改變。股票市場過快上漲和下跌,都不利于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證券公司作為市場主要參與者,必須主動承擔責任,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全力維護市場穩定。
二、廣大證券公司要比照21家證券公司聯合公告,根據各公司情況做出相關行動。
三、證券業協會將繼續發揮行業自律、服務、傳導職責,全力支持并督促證券公司做好維護市場穩定工作,引導行業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服務,凝聚全行業力量共同維護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大局。
3、國務院召集救市會議,決策層傾向果斷強力救市
據《財經》報道,7月4日下午,國務院召集一行三會、財政部、國資委及主要央企負責人開會,商討金融市場 應對之策。
會議上對于救市并無太多分歧,但如何救分歧不小。國務院高層傾向果斷強力救市,但也有核心部委建議,可以逐步采取措施救市。
有市場機構人士稱,目前市場信心不足,社保基金,匯金公司,國有企業可果斷入市,央行提供流動性才能有效阻止市場下跌趨勢,避免金融系統動蕩。
4、25家公募基金力挺股市:積極自購偏股型基金
中國基金業協會4日發布消息稱,25家公募基金公司當日召開會議,分析當前資本市場形勢和基金行業總體態勢,表示有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根據協會發布的會議紀要,今年以來,盡管市場經歷大幅調整,截至7月3日偏股型基金累計凈值平均增長仍達31.87%。同時,偏股型基金份額大幅增長,近兩周以來仍呈現整體凈申購狀態。
與會公司對資本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堅信集市場各方之力,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根據會議紀要,會議認為,資本市場是一個生態系統,有其自身運行規律,非理性追漲和殺跌都是危險的。市場經過近期大幅調整,很多股票已顯示投資價值,為數千億新增公募資金提供了難得的投資良機。
與會公司表示將打開前期限購基金的申購,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把握市場機遇,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報和發行,并根據基金契約規定,完成新增資金建倉。
參會的基金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承諾:積極申購本公司偏股型基金,并至少持有1年以上。
這25家基金公司包括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微博)、嘉實基金、富國基金(微博)、南方基金、鵬華基金(微博)、匯添富基金(微博)、中銀基金、招商基金、建信基金、國泰基金、博時基金、銀華基金、大成基金(微博)、中歐基金、興業全球基金(微博)、融通基金、華泰柏瑞基金、華商基金、東方基金、中郵創業基金、泰達宏利基金、長盛基金、國金通用基金。
5、保監會就股市開會 或與險資權益類配置相關
這場救市大戰,除了波及到證監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21家券商、25家公募基金外,保監會也積極響應。
第一財經(微博)報道稱,從保監會相關人士處確認,7月4日下午保監會也就股市相關問題召開會議,具體內容尚未透露。不過,近日關于險資護盤傳言不斷,會議或與險資權益類配置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前期謹慎的保險機構,7月1日起,逐漸加倉A股。據21世紀經濟報道,7月1日開始,國內排名前三的大型保險公司就開始申購基金,每天申購的規模為10億級別7月1日至3日,保險資金持續申購基金。
有市場人士表示,保監會召開維穩市場的會議,討論的是保險公司的股票持倉比例規定下限議題。
6. 證監會暫停IPO 申購新股全部退款
7月4日晚間,監管層終于祭出“救市”大招,IPO實質性暫停。這一消息,于4日下午5時許由監管層通過郵件發送到各家投行等中介機構中。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3日證監會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證監會發言人剛剛才表示將縮減7月IPO的發行規模和家數。
公告顯示,年內第九批IPO于6月24日獲批,新獲批的28家新股已經有10只新股于本周五啟動了申購程序,另外,下周市場原本還將有18只新股展開申購。
按照監管層的要求,在此之前獲得批文的企業,還沒有發行的全部暫停,已經發行繳款未掛牌的,都將退款,掛牌期限則將無限期延后。而本周五申購新股全部退款,申購款將在下周退回至投資者賬戶。
7月4日晚間,上交所網站公布了安記食品、讀者傳媒、思維列控、道森股份、乾景園林、邦寶益智、博敏電子、桃李面包、中新科技、井神股份等10家公司暫緩發行的公告。
深交所網站也刊登了高科石化、萬里石,三夫戶外等18家公司暫緩發行的公告。
28家公司公告均表示,因市場波動較大,出于審慎考慮,發行人暫緩后續發行工作。原披露的發行時間表將進行調整。
粗略統計,此前共有八次不同原因的暫停,最短暫停時間69個交易日,最長暫停時間超過一年。從以往八次暫緩IPO之后市場走勢來看,有四次上漲,三次下跌,還有一次尚無漲跌幅數據統計。
暫停新股發行大大超出市場預期,中國知名投資人黃生表示,暫停IPO這是非常重大的一招,因為這能暫緩IPO對股市的抽血。但這一做法也引來爭議,被認為是對市場化的一種嚴重倒退。
匯業證券分析師岑智勇(微博)對騰訊證券表示,這必將大力推高市場,但是長期來看,停止IPO并非長久之計。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表示,在國家不斷發力救市的情況下,市場短時期起碼能夠平穩下來,投資者不要對國家隊失去信心。他也強調,現在還不是進攻的問題,看到多高不切實際,現在穩定壓倒一切。
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彪表示,要相信今天能看到的措施,后面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整個資本市場企穩回升。現在資本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用一年的時間把杠桿壁壘起來,但是解除杠桿只有三周時間,這是非常慘烈的。
7、 中央匯金買入ETF 并將繼續操作
周日晚間,中央匯金公司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已于近期在二級市場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將繼續相關市場操作。
此前已經傳出匯金入市的消息,根據交易所公布的ETF規模數據顯示,7月2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華安上證180ETF、華夏滬深300ETF四大藍籌ETF再現百億規模增長,其中華夏上證50ETF昨日份額凈增長21.58億,以收盤價2.684元計算,基金凈申購金額高達57.92億。
除此之外,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安上證180ETF、華夏滬深300ETF資金凈申購也分別達到32.9億、29.02億、14.42億,、四大ETF凈申購金額合計達到134.27億。
“匯金凈申購10多億。”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其所在基金公司旗下ETF資金增量有部分來自匯金公司。至此,中央匯金公司在二級市場入手ETF消息獲得證實。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自6月29日起幾個交易日內,匯金陸續入場申購ETF,又以6月29日以及7月2日金額最大,最近4個交易日,旗下ETF規模凈增上百億,匯金公司申購占比達3成左右,其余資金增量來自其他機構投資者。
數據顯示,6月29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單日資金凈流入規模達31.86億,華安上證180ETF資金流入36.15億,華夏上證50ETF、華夏滬深300ETF資金流入合計25億。6月30日,藍籌ETF申購繼續放量,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資金增量均超過50億元。截至7月2日,四大藍籌ETF最近四個交易日合計資金凈申購395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華安上證180ETF增量均在百億級別。
有私募人士認為,市場將暫停IPO、降低印花稅和平準基金入市視為就是三大絕招,如今不過剛剛出了暫停IPO這招,那要提振市場信心至少還需要類似降低印花稅這樣一行三會之外的利好,如果周一再有中央匯金等入市增持的配合,那么扭轉市場心理的陽線那就有希望了。
8、央行“王炸”:平準基金模式初顯
而最受期待的是,證監會在7月5日發布公告,宣布擴大證金公司融資,央行將協助支持。
這一舉動被看作“平準基金”,分析人士指出,央行為證金公司提供的流動性是基礎貨幣,隱含無限量,直到達到政策目標為止,類似平準基金。
這種做法實際上并不鮮見,華創證券宏觀分析團隊認為,從歐美應對危機的經驗來看,貨幣當局向金融體系注入緊急流動性支持,是一種通行做法,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能夠極大扭轉投資者悲觀情緒。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點評稱,救市升級。其認為,救市行政決策層級從監管層升級到國務院,跨部際合作,而資金來源從監管層和匯金升級到央行。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發稿,央行尚未就此發布操作細則。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則指出,央行不發布操作細則,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可能有匯率端的考慮,畢竟這種操作可能會存在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其二,預期比最終的金額更重要,理論上,央行有無限開火權,空頭永遠不知道央行的底牌。
除了上述措施,實際上,關于“救市”,還有以下這些機構和公司:
中小板50家公司發布維護市場穩定倡議書
在資本市場暫時的非理性調整下,由中小板龍頭企業蘇寧云商發起,首批5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于7月4日集體發出四點倡議,表示一定能夠抓住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持續為廣大投資者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堅定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傳遞股市正能量的信心和決心。
上述公司在聲明中提出,面對近期股票市場暫時的非理性波動,倡議中小板全體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積極采取回購、增持、暫不減持等措施,以實際行動維護市場穩定。
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277家上市公司倡議不減持
中關村上市公司也加入到此次維穩A股市場的大軍當中。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于7月4日發布了《關于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行動倡議》,倡議協會277家上市公司積極采用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等措施,穩定股價。
協會倡議,大股東、上市公司和市場投資者三方是利益共同體,更是責任共同體。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將積極采用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等措施,抓住投資機遇,穩定股價,切實維護全體股東的利益。
長江證券上調83只股票折算率 下調保證金比例下限
7月4日下午,長江證券 公告,暫停公司融券券源供給;同時,上調83只擔保證券折算率,上調幅度為5%-30%,并將融資保證金比例公式及下限進行調整,保證金比例下限由0.8下調為0.6。
長江證券表示,近期A股市場波動劇烈,為防范融券賣出交易對股票價格的沖擊,減緩對市場預期的負面影響,維護市場穩定,該公司決定暫停公司融券券源供給,對融券客戶異常交易行為進行嚴格監控。上述調整自2015年7月6日起生效。
同時,長江證券還表示,決定對部分融資融券擔保證券折算率及標的證券融資保證金比例進行調整,具體如下: 一是,擔保證券折算率調整,上調83只股票折算率,上調幅度為5%-30%;二是,標的證券融資保證金比例調整,將融資保證金比例公式及下限進行調整,即:融資保證金比例=1.3-折算率,調整為1.25-折算率,且保證金比例下限由0.8下調為0.6。上述調整自2015年7月6日起生效。
據了解,近幾日加入兩融維穩陣容的券商在不斷增加,之前已包括中信證券 、廣州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 、廣發證券 、國元證券等。
救市組合拳針對性強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本周末“救市”組合拳針對性強,為政府“救市”政策點贊!之前市場強烈呼吁的救市措施,主要包括“暫停IPO”與“真金白銀”的現金去維穩市場,這兩塊重量級救市政策本周末一一打出,可見政府救市的決心與力度之大,誠意滿滿,針對性極強;此外,一方面暫緩IPO,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對二級市場資金需求端的壓力;另一方面鼓勵中長線資金入市,倡導證券公司以自由資金申購ETF基金,向二級市場資金供給端“輸血”。
李立峰強調,周末的救市政策組合拳,從資金供給與需求端雙管齊下,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本輪市場下跌的根源,即“資金面需求與供給端不匹配”的困局,預計接下來A股市場尋底的過程或有反復,但離本輪市場底部區間已經不遠。
南方基金投資總監史博表示,近期系列維護市場穩定和信心的辦法已經或后續將陸續出臺。黨中央和國務院千方百計穩增長,穩定社會信心,通過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全面推進改革提升社會管理效率,實施全民創業戰略培育新的增長點。南方基金堅定看好后市,A股必將重回上升通道。
經過一年的上漲,中國股市漲幅也僅僅100%左右而已,對比中外歷史大牛市的4-6倍漲幅,后續上漲空間依然巨大。美國87年牛市中的大調整也是30%左右,后面照樣迎來長達十三年的超級大牛市,只要經濟增速企穩、改革有效推進、企業盈利恢復、資金價格下降,股市相對投資價值就能不斷吸引場外增量資金入場,實現自我加強的正循環。
而25家公募基金也力挺股市,承諾積極自購偏股型基金。當日晚間更傳來更大利好——IPO暫停!
到了周日(7月5日)晚間,匯金以及央行發起的兩個終極大招更牽動市場神經:匯金當晚發布公告,稱后續將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證監會當天也發布公告,宣布擴大證金公司融資,央行將協助支持。
本輪股市大跌發生后,監管層此前也不斷發布利好政策,但是徒勞無功,A股繼續哀鴻遍野,災情愈演愈烈,過去三周股市市值已蒸發10萬億。6月15日至7月3日,滬指累計跌幅近29%,創業板跌幅達到33%。在千鈞一發之際,救市大招也前所未見的力度陸續出爐,一場中國股市救市總動員戰斗已經打響。
1、21家證券公司決定出資1200億元投資藍籌股ETF
7月4日上午,來自中信證券等多家券商的數十位大佬抵達證監會所在地——金融街19號富凱大廈,由證監會主席肖鋼親自主持召開了兩個多小時的緊急會議。
“救市”會議結束一個小時后,關于此次會議形成的決議便正式公布。據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1家證券公司的聯合公告》,21家券商包括中信、海通、銀河、廣發、申萬、招商等,券商們分析了當前股票市場形勢,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充滿信心,一致表示,堅決維護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公告發布了四條“救市”措施,其中包括:一、21家證券公司以2015年6月底凈資產15%出資,合計不低于1200億元,用于投資藍籌股ETF;二、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并擇機增持;三、上市證券公司將積極推動回購本公司股票,并推進本公司大股東增持本公司股票;四、按照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完善逆周期調節機制,及時調整保證金比例、擔保證券折算率、融券業務規模等相關指標,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盡量平穩地做好客戶違約處置工作。
財經網報道稱,證監會要求券商的1200億元于周一11點前到位,開盤先由證金公司墊資入市。
數據顯示,這21家證券公司是證券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一是行業規模占比超過60%,凈資產超8000億元,凈資本超6000億元,優質流動性資產接近6000億元,行業占比分別為66%、63%和85%。二是自營股票規模占比超過80%,且未來增持空間較大。三是融資融券業務規模超1.5萬億元,目前行業融資融券規模約2萬億元,占比73%。
1200億的資金,相對市場60萬億的市值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民生證券管清友(微博)評論稱,1200億不夠,必要時要休市,此次是杠桿市下的嚴重股災,可能導致金融危機,救市刻不容緩,需要國家拿出真金白銀。措施包括緊急輸血和暫停抽血要雙管齊下,加大國家護盤力度,必要時休市,修改交易制度等。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則認為,券商四大救市決議,對市場形成實質利好,相當于直接進場拿錢買藍籌股,雖然說1200億還沒有市場一天的成交大,但對市場示范效應明顯,可以引導大家抄底。現在市場保證金余額接近三萬億,這些資金都是在等待市場見底后進行抄底,市場不缺錢,但缺信心。
2、中證協要求各券商比照聯合公告做出相關行動
中國證券業協會上周六午間發布倡議書,表示,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召開會議,一致表示堅決維護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并作出了相關決定,證券業協會對此表示高度贊賞和堅決支持,同時向全體證券公司發出以下倡議:
一、正確認識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形勢。當前,改革開放紅利繼續釋放的趨勢沒有改變,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的勢頭沒有改變,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居民大類資產配置的格局沒有改變,資本市場持續改革開放的進程沒有改變。股票市場過快上漲和下跌,都不利于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證券公司作為市場主要參與者,必須主動承擔責任,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全力維護市場穩定。
二、廣大證券公司要比照21家證券公司聯合公告,根據各公司情況做出相關行動。
三、證券業協會將繼續發揮行業自律、服務、傳導職責,全力支持并督促證券公司做好維護市場穩定工作,引導行業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服務,凝聚全行業力量共同維護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大局。
3、國務院召集救市會議,決策層傾向果斷強力救市
據《財經》報道,7月4日下午,國務院召集一行三會、財政部、國資委及主要央企負責人開會,商討金融市場 應對之策。
會議上對于救市并無太多分歧,但如何救分歧不小。國務院高層傾向果斷強力救市,但也有核心部委建議,可以逐步采取措施救市。
有市場機構人士稱,目前市場信心不足,社保基金,匯金公司,國有企業可果斷入市,央行提供流動性才能有效阻止市場下跌趨勢,避免金融系統動蕩。
4、25家公募基金力挺股市:積極自購偏股型基金
中國基金業協會4日發布消息稱,25家公募基金公司當日召開會議,分析當前資本市場形勢和基金行業總體態勢,表示有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根據協會發布的會議紀要,今年以來,盡管市場經歷大幅調整,截至7月3日偏股型基金累計凈值平均增長仍達31.87%。同時,偏股型基金份額大幅增長,近兩周以來仍呈現整體凈申購狀態。
與會公司對資本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堅信集市場各方之力,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根據會議紀要,會議認為,資本市場是一個生態系統,有其自身運行規律,非理性追漲和殺跌都是危險的。市場經過近期大幅調整,很多股票已顯示投資價值,為數千億新增公募資金提供了難得的投資良機。
與會公司表示將打開前期限購基金的申購,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把握市場機遇,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報和發行,并根據基金契約規定,完成新增資金建倉。
參會的基金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承諾:積極申購本公司偏股型基金,并至少持有1年以上。
這25家基金公司包括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微博)、嘉實基金、富國基金(微博)、南方基金、鵬華基金(微博)、匯添富基金(微博)、中銀基金、招商基金、建信基金、國泰基金、博時基金、銀華基金、大成基金(微博)、中歐基金、興業全球基金(微博)、融通基金、華泰柏瑞基金、華商基金、東方基金、中郵創業基金、泰達宏利基金、長盛基金、國金通用基金。
5、保監會就股市開會 或與險資權益類配置相關
這場救市大戰,除了波及到證監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21家券商、25家公募基金外,保監會也積極響應。
第一財經(微博)報道稱,從保監會相關人士處確認,7月4日下午保監會也就股市相關問題召開會議,具體內容尚未透露。不過,近日關于險資護盤傳言不斷,會議或與險資權益類配置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前期謹慎的保險機構,7月1日起,逐漸加倉A股。據21世紀經濟報道,7月1日開始,國內排名前三的大型保險公司就開始申購基金,每天申購的規模為10億級別7月1日至3日,保險資金持續申購基金。
有市場人士表示,保監會召開維穩市場的會議,討論的是保險公司的股票持倉比例規定下限議題。
6. 證監會暫停IPO 申購新股全部退款
7月4日晚間,監管層終于祭出“救市”大招,IPO實質性暫停。這一消息,于4日下午5時許由監管層通過郵件發送到各家投行等中介機構中。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3日證監會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證監會發言人剛剛才表示將縮減7月IPO的發行規模和家數。
公告顯示,年內第九批IPO于6月24日獲批,新獲批的28家新股已經有10只新股于本周五啟動了申購程序,另外,下周市場原本還將有18只新股展開申購。
按照監管層的要求,在此之前獲得批文的企業,還沒有發行的全部暫停,已經發行繳款未掛牌的,都將退款,掛牌期限則將無限期延后。而本周五申購新股全部退款,申購款將在下周退回至投資者賬戶。
7月4日晚間,上交所網站公布了安記食品、讀者傳媒、思維列控、道森股份、乾景園林、邦寶益智、博敏電子、桃李面包、中新科技、井神股份等10家公司暫緩發行的公告。
深交所網站也刊登了高科石化、萬里石,三夫戶外等18家公司暫緩發行的公告。
28家公司公告均表示,因市場波動較大,出于審慎考慮,發行人暫緩后續發行工作。原披露的發行時間表將進行調整。
粗略統計,此前共有八次不同原因的暫停,最短暫停時間69個交易日,最長暫停時間超過一年。從以往八次暫緩IPO之后市場走勢來看,有四次上漲,三次下跌,還有一次尚無漲跌幅數據統計。
暫停新股發行大大超出市場預期,中國知名投資人黃生表示,暫停IPO這是非常重大的一招,因為這能暫緩IPO對股市的抽血。但這一做法也引來爭議,被認為是對市場化的一種嚴重倒退。
匯業證券分析師岑智勇(微博)對騰訊證券表示,這必將大力推高市場,但是長期來看,停止IPO并非長久之計。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表示,在國家不斷發力救市的情況下,市場短時期起碼能夠平穩下來,投資者不要對國家隊失去信心。他也強調,現在還不是進攻的問題,看到多高不切實際,現在穩定壓倒一切。
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彪表示,要相信今天能看到的措施,后面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整個資本市場企穩回升。現在資本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用一年的時間把杠桿壁壘起來,但是解除杠桿只有三周時間,這是非常慘烈的。
7、 中央匯金買入ETF 并將繼續操作
周日晚間,中央匯金公司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已于近期在二級市場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將繼續相關市場操作。
此前已經傳出匯金入市的消息,根據交易所公布的ETF規模數據顯示,7月2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華安上證180ETF、華夏滬深300ETF四大藍籌ETF再現百億規模增長,其中華夏上證50ETF昨日份額凈增長21.58億,以收盤價2.684元計算,基金凈申購金額高達57.92億。
除此之外,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安上證180ETF、華夏滬深300ETF資金凈申購也分別達到32.9億、29.02億、14.42億,、四大ETF凈申購金額合計達到134.27億。
“匯金凈申購10多億。”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其所在基金公司旗下ETF資金增量有部分來自匯金公司。至此,中央匯金公司在二級市場入手ETF消息獲得證實。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自6月29日起幾個交易日內,匯金陸續入場申購ETF,又以6月29日以及7月2日金額最大,最近4個交易日,旗下ETF規模凈增上百億,匯金公司申購占比達3成左右,其余資金增量來自其他機構投資者。
數據顯示,6月29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單日資金凈流入規模達31.86億,華安上證180ETF資金流入36.15億,華夏上證50ETF、華夏滬深300ETF資金流入合計25億。6月30日,藍籌ETF申購繼續放量,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資金增量均超過50億元。截至7月2日,四大藍籌ETF最近四個交易日合計資金凈申購395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華安上證180ETF增量均在百億級別。
有私募人士認為,市場將暫停IPO、降低印花稅和平準基金入市視為就是三大絕招,如今不過剛剛出了暫停IPO這招,那要提振市場信心至少還需要類似降低印花稅這樣一行三會之外的利好,如果周一再有中央匯金等入市增持的配合,那么扭轉市場心理的陽線那就有希望了。
8、央行“王炸”:平準基金模式初顯
而最受期待的是,證監會在7月5日發布公告,宣布擴大證金公司融資,央行將協助支持。
這一舉動被看作“平準基金”,分析人士指出,央行為證金公司提供的流動性是基礎貨幣,隱含無限量,直到達到政策目標為止,類似平準基金。
這種做法實際上并不鮮見,華創證券宏觀分析團隊認為,從歐美應對危機的經驗來看,貨幣當局向金融體系注入緊急流動性支持,是一種通行做法,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能夠極大扭轉投資者悲觀情緒。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點評稱,救市升級。其認為,救市行政決策層級從監管層升級到國務院,跨部際合作,而資金來源從監管層和匯金升級到央行。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發稿,央行尚未就此發布操作細則。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則指出,央行不發布操作細則,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可能有匯率端的考慮,畢竟這種操作可能會存在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其二,預期比最終的金額更重要,理論上,央行有無限開火權,空頭永遠不知道央行的底牌。
除了上述措施,實際上,關于“救市”,還有以下這些機構和公司:
中小板50家公司發布維護市場穩定倡議書
在資本市場暫時的非理性調整下,由中小板龍頭企業蘇寧云商發起,首批5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于7月4日集體發出四點倡議,表示一定能夠抓住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持續為廣大投資者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堅定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傳遞股市正能量的信心和決心。
上述公司在聲明中提出,面對近期股票市場暫時的非理性波動,倡議中小板全體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積極采取回購、增持、暫不減持等措施,以實際行動維護市場穩定。
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277家上市公司倡議不減持
中關村上市公司也加入到此次維穩A股市場的大軍當中。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于7月4日發布了《關于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行動倡議》,倡議協會277家上市公司積極采用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等措施,穩定股價。
協會倡議,大股東、上市公司和市場投資者三方是利益共同體,更是責任共同體。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將積極采用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等措施,抓住投資機遇,穩定股價,切實維護全體股東的利益。
長江證券上調83只股票折算率 下調保證金比例下限
7月4日下午,長江證券 公告,暫停公司融券券源供給;同時,上調83只擔保證券折算率,上調幅度為5%-30%,并將融資保證金比例公式及下限進行調整,保證金比例下限由0.8下調為0.6。
長江證券表示,近期A股市場波動劇烈,為防范融券賣出交易對股票價格的沖擊,減緩對市場預期的負面影響,維護市場穩定,該公司決定暫停公司融券券源供給,對融券客戶異常交易行為進行嚴格監控。上述調整自2015年7月6日起生效。
同時,長江證券還表示,決定對部分融資融券擔保證券折算率及標的證券融資保證金比例進行調整,具體如下: 一是,擔保證券折算率調整,上調83只股票折算率,上調幅度為5%-30%;二是,標的證券融資保證金比例調整,將融資保證金比例公式及下限進行調整,即:融資保證金比例=1.3-折算率,調整為1.25-折算率,且保證金比例下限由0.8下調為0.6。上述調整自2015年7月6日起生效。
據了解,近幾日加入兩融維穩陣容的券商在不斷增加,之前已包括中信證券 、廣州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 、廣發證券 、國元證券等。
救市組合拳針對性強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本周末“救市”組合拳針對性強,為政府“救市”政策點贊!之前市場強烈呼吁的救市措施,主要包括“暫停IPO”與“真金白銀”的現金去維穩市場,這兩塊重量級救市政策本周末一一打出,可見政府救市的決心與力度之大,誠意滿滿,針對性極強;此外,一方面暫緩IPO,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對二級市場資金需求端的壓力;另一方面鼓勵中長線資金入市,倡導證券公司以自由資金申購ETF基金,向二級市場資金供給端“輸血”。
李立峰強調,周末的救市政策組合拳,從資金供給與需求端雙管齊下,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本輪市場下跌的根源,即“資金面需求與供給端不匹配”的困局,預計接下來A股市場尋底的過程或有反復,但離本輪市場底部區間已經不遠。
南方基金投資總監史博表示,近期系列維護市場穩定和信心的辦法已經或后續將陸續出臺。黨中央和國務院千方百計穩增長,穩定社會信心,通過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全面推進改革提升社會管理效率,實施全民創業戰略培育新的增長點。南方基金堅定看好后市,A股必將重回上升通道。
經過一年的上漲,[注冊盧森堡公司]中國股市漲幅也僅僅100%左右而已,對比中外歷史大牛市的4-6倍漲幅,后續上漲空間依然巨大。美國87年牛市中的大調整也是30%左右,后面照樣迎來長達十三年的超級大牛市,只要經濟增速企穩、改革有效推進、企業盈利恢復、資金價格下降,股市相對投資價值就能不斷吸引場外增量資金入場,實現自我加強的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