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暴跌讓上市公司一度通過增持來向外傳遞信心。這一“護盤”之舉在7月8日證監會出文鼓勵之后掀起風潮,但是并沒能阻擋大盤再度大跌的步伐,上市公司增持“自救”劇情持續上演,但是前期的增持也多被深套。
6月15日第一輪大跌之后,A股市場迎來史上最大增持潮。Wind數據顯示,7月9日至第二輪大跌前的8月17日,共有919家上市公司股東進行增持或買入,其中不乏產業[
汶萊投資環境]資本買入,甚至舉牌。在此期間,累計增持股份44.3萬股,股份變動部分的參考市值累計逾628.74億元。
從單次增持來看,萬科A以5.53億股位居單次增持股份數首位,占其總股本的5%,該公司遭前海人壽舉牌,通過5次增持6.87億股,占其總股本的6.22%;單次增持占總股本比例最大的為西藏旅游,持股比例為5.35%,類似的單次增持便遭遇舉牌的上市公司有14家。
8月18日的A股重挫拉開了第二輪大跌的序幕,直至8月26日創出階段性新低2850.71點,由此開始的增持戰也頗受關注。
第一輪大跌后反彈至第二輪大跌期間共有28個交易日,剛好是新低之后至9月16日14個交易日的兩倍。從數據來看,后14個交易日,共648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增持或者買入,累計變動股份43.65萬股,股份變動部分的參考市值累計為573.67億元。
從單次增持來看,其中
浦發銀行的單次增持股份數最大,為2.77億股,占其總股本的1.85%,該公司遭生命人壽累計增持20.71億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1.1%;單次增持占總股本比例最大的為西昌電力,持股比例為5.37%,類似的單次增持便遭遇舉牌的上市公司有9家。
相較兩個階段的上市公司增持情況來看,8[中汶雙邊經貿領域協議簽署情況]月26日至9月16日僅14個交易日,上市公司增持規模便與7月8日至8月17日的規模相當,且從單次增持規模看,第一階段億股級別的增持有6次,而第二階段有9次。以此看,第二階段的增持力度相對要較大一些。
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東增持或者產業資本增持,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但是上市公司和產業資本方面傳遞的信心,在A股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面前顯得較為脆弱。隨著市場的不斷下移,前期大幅增持的上市公司已有多數被套,部分增持資金甚至縮水近半。這樣的情況甚至在8月26日之后的增持中也有一定體現。如恒順眾昇在8月中旬時的交易均價為69.98元/股,但是最新收盤股價為37.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