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羅超)11月24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發布《2015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國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將達到1%-2%,不良資產正向各銀行類機構、各地區、各行業蔓延。
據了解,該報告是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課題組通過對商業銀行及資管公司進行問卷調查,結合宏觀經濟、政策環境等做出的觀察和分析。
報告指出,在當前宏觀經濟背景下,[
百慕大公司注冊]實體經濟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面臨的壓力日趨增大。隨著產融結合的深化,不良資產風險已不再局限于銀行體系。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和非金融企業的不良資產越來越多:委托貸款逾期數額巨大,企業間存在大量逾期應收款,價值發生貶損的股權資產、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層出不窮,這些風險很容易侵入金融機構和金融系統,有必要將其納入不良資產市場進行風險處置。
報告顯示,2015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將達到1%-2%,該年度商業銀行信貸出現壞賬風險最嚴重的行業是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以及采礦業。報告還提示,當大中城市房價下跌20%-30%時,將挑戰銀行的承受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3%的受訪者認為,2015年“P2P網貸”是風險最高的融資方式。報告進一步解釋稱,“P2P網貸”平臺多數是民營資本,資本實力較弱。[
百慕大注冊公司]投資人貸款和融資方獲得貸款都通過網貸平臺進行,兩不碰面,網貸平臺處于風險把控的關鍵地位,但是網貸平臺風控能力弱,外部監管不到位,在利益驅動下,網貸平臺可能更多地把資金引向“高收益、高風險”項目,網貸平臺融資出險概率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