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10日公布數據顯示,1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為3391.3億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出口1793.8億美元,增長2.9%,大幅低于10月的11.6%;進口1597.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貿易順差196.3億美元,[注冊塞舌爾公司]亦較上月的320億美元顯著收窄。業內人士指出,在經濟形勢下行壓力下,外貿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在全球貿易中占據有利地位。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實現外貿增長10%左右的目標確實很困難,我們還將千方百計繼續盡最大努力來保持外貿的穩定增長,特別是要努力提升中國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的份額,使份額也保持增長。”
國泰君安分析師薛鶴翔預測2012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長8.1%,進口同比增長5.3%,貿易順差2200億美元。
由于成本上升、外需減少,今年中國大批外貿企業在內憂外患中求生存。與此同時,外資品牌紛紛將其在華制造工廠外遷,也是國內代工企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但安邦高級研究員賀軍認為,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是全球產業體系變化的結果,不會輕易被削弱。
宏源證券最新發布研報稱,[注冊薩摩亞公司]中國出口已步入低增長時期,預計明年出口增速為10.5%,進口增速約8%,貿易順差會進一步擴大。
“今年以來中國的貿易增長有所放緩,但我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近一段時間中國的貿易數據已有企穩回升的跡象。”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環球貿易及融資業務部總監歐陽博思表示,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不斷拓展與新興市場的貿易往來,[注冊盧森堡公司]其貿易增長仍將保持強勁的動能。與此同時,中國拉動內需的措施也將帶動其它市場的貿易增長,為全球的企業帶來拓展業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