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上海4月15日電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日前表示:“圍繞著資本項下逐步開放的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很快將正式推出。”市場普遍預期,自由貿易賬戶的推出時間或將進一步提前。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上海自貿區分行行長周和華認為,自由貿易賬戶和分賬管理體系是自貿區改革的核心內容。[美國公司注冊]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后,與海外賬戶之間可以實現資金的自由進出,與境內區外賬戶則將實現有限“滲透”。如此一來,企業統一調度國內外金融資源將更為便利。
除了融資,還有投資。弘毅投資上海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沈順輝表示,受益于上海自貿區的備案政策,弘毅的跨境投資只用4-5天就完成了過去幾個月的審批流程。但目前這一便利化措施僅限于人民幣資金,未來自貿賬戶推出后,企業跨境投資將更為順暢。
作為金融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上海自貿區吸引了各類市場主體建設面向國際的交易平臺,多個“國際板”已箭在弦上,甚至“臨盆”在即。
“上海黃金交易所計劃在自貿區內設立的國際交易平臺方案已基本定稿,正處于報批過程中。”這是上海金交所新聞發言人顧文碩給出的最新時間表。據透露,金交所“國際板”有望在6月初完成技術上線、三季度末正式推出。
除了金交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已在區內設立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產品完成開發,預計年內可以推出。上海證券交易所、[注冊英國公司]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清算所等金融要素市場均計劃在區內建設面向國際的交易服務平臺。自貿區內建立銀團貸款交易轉讓平臺的方案也在研究中。
建設各種“國際板”,并不是多一個交易市場這么簡單。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消費和能源消費,卻沒有相應的定價權。“雖然國內商品市場的交易量龐大,但始終仍是區域性市場,不能接納國際投資者,輸出的影響力有限。”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常清等專家指出,以“國際板”為抓手,將為國內市場巨大的消費力轉化成定價影響力提供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