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位政商界代表、90多項商務活動,在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伯特的帶領下,這個史上規模最大的澳大利亞訪華代表團此前結束了在中國的一周行,欲在中國經濟轉型之際延攬機遇之風。
除了到訪北京,上海與廣州也是此次澳大利亞商貿代表團的掘金之地。在上海,澳大利亞貿易與投資部長安德魯·羅伯(Andrew Robb)表示,此行旨在傳遞兩個信息。首先,想告訴中國商界,澳大利亞非常致力于與中國建立投資貿易關系。尤其是在阿伯特領導下的新政府將積極推動與中國的自貿協定(FTA)。其次,也想向澳大利亞商界表示,中國在經濟改革時期的機遇對于轉型時期的澳大利亞非常重要。
澳大利亞金融界人士均表示,[BVI公司注冊說明書]他們非常看重中國金融業的改革。比如,推進利率市場化,引導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實現人民幣可兌換,上海自貿區的試點金融服務等。
歡迎中企到澳交所上市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愛爾默·方科·庫帕(Elmer Funke Kupper)便是其中的代表。今年2月,澳交所與中國銀行簽署了人民幣清算協議,意味著前者將提供人民幣直接貿易結算服務。
問起這項協議的落實情況,庫帕興奮地表示,進展很順利,不出意外,今年7月,向中國市場進出口的澳大利亞企業可以直接以人民幣支付的形式來結算。
“現在人民幣已是一種貿易貨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個貨幣。之后,人民幣肯定會像美元一樣,成為世界主要的儲備貨幣。我覺得這個進程可能比我們事先預想的還要快。”庫帕告訴。
至于人民幣在一定范圍內的升值貶值是否會左右澳大利亞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意愿,庫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澳大利亞礦業企業會在與中國的貿易中直接使用人民幣。這不是一種投機的行為,而是類似于美元、澳元等的持有行為。如果使用得好,可最大程度降低企業貨幣兌換的成本。”庫帕說道,“我們看到的不是人民幣的市值,而是人民幣的使用價值。因此,從整個長遠的趨勢來看,人民幣將是一個在更大范圍內使用的貨幣。”
據庫帕介紹,目前在澳交所上市的中企數量不多,僅有25~30家,多數是與澳洲有礦產業務往來的中國企業。庫帕也承認,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要上市,肯定會先考慮中國國內的交易所,比如上證所或深交所,如果規模大一點,會放眼香港地區,如果是更高科技企業,會盯著納斯達克或倫敦。但是庫帕認為,如果將市場與國家大小來對比的話,目前已有2000多家企業選擇上市的澳交所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庫帕還開玩笑地告訴:“我知道,在上證所排隊等待審批的公司很多。如果公司等不及的話,不妨選擇到澳交所上市。[注冊馬紹爾公司優勢]我非常樂意看到中國企業到澳交所上市。”庫帕表示,在我們這個時區,企業可以選擇在中國香港、深圳、上海、新加坡、澳大利亞上市,所以對中國企業而言,選擇很多。
悉尼放眼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針對諸如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德國法蘭克福等主要城市都在力爭成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當下,庫帕告訴,澳大利亞也不愿在這波熱潮中落后。“如果要說澳大利亞哪個城市最具競爭力,那非悉尼莫屬。”庫帕說道。
在庫帕看來,悉尼匯聚了整個澳大利亞的金融系統,對澳大利亞GDP的貢獻約為1/3,同時又是5家中國的銀行分支機構所在地,因此悉尼在澳大利亞各大城市中優勢盡顯。而且,隨著中澳自貿協定(FTA)的推進,庫帕相信將極大地有助于悉尼成為下一個境外人民幣結算中心。“我們可能在規模上無法與倫敦企及,但可以做大。”庫帕強調。
此前,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喬·霍基(Joe Hockey)已表示,澳中兩國已達成一致,將加強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澳元與人民幣每月直接交易額從直接交易前的3.24億美元增加到了24億美元,增長6倍多。而且,霍基表示,澳大利亞央行也正與中國央行合作,為未來實現在悉尼清算與結算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