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4年春季)》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9659億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出口4913億美元,下降3.4%;進口4746億美元,增長1.6%;貿易順差167億美元,下降59.8%。
報告稱,一季度進出口數據表現不佳,主要是2013年同期套利貿易墊高了基數,剔除掉基數因素,一季度中國進出口仍處于平穩增長區間,[英國公司注冊]總體符合預期,且好于其他主要經濟體。2013年5月后,中國加強了貿易監管,套利貿易基本得到遏制。可以預期,今年5月份之后,隨著影響中國外貿增速的基數因素消失,外貿數據將更加真實地反映實際運行情況,有望呈企穩回升態勢。
報告表示,一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5328億美元,增長9.4%,占進出口總額的55.2%,較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貿易出口增長6.3%,進口增長3.4%。加工貿易進出口3055億美元,下降5.4%,占進出口總額的31.6%,較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其中加工貿易出口下降4.7%,進口下降4.3%。由于加工貿易進口對應著一段時期后的出口,進口下降意味著今后幾個月加工貿易出口形勢可能仍然不樂觀。
國有、外資企業進出口好于民營企業。一季度,國有企業進出口1845億美元,同比增長4.9%,其中出口下降0.2%,進口增長7.3%。外資企業進出口4450億美元,增長1.6%,其中出口下降1.6%,進口增長5.4%。民營企業進出口3364億美元,下降7%,其中出口下降6.3%,進口下降7.9%。民營企業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4.8%,比2013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仍高于2012年同期6.9個百分點。
隨著發達國家經濟穩固復蘇,中國對發達市場進出口增長勢頭良好。一季度,中國對美歐日進出口合計3340億美元,增長6.4%,其中出口增長4%,進口增長10%,美歐日占中國進出口總額比重由2013年同期的32.2%回升至34.6%。由于新興經濟體經濟處于近年來較低水平,中國對主要新興市場進出口增長落后于發達市場。
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注冊BVI公司]在國內工業生產和居民消費穩定增長的帶動下,一季度中國主要能源資源進口平穩增長,原油、鐵礦砂、大豆進口量分別增長8.3%、19.4%和33.5%。由于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一季度中國以美元計的原油、鐵礦砂、大豆進口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1%、5.5%和7.6%。
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發展延續快速增長態勢,一季度進出口1395億美元,增長18.2%,在全國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達到14.4%,比2013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4.8%,進口增長23.4%。一季度出口增長超過10%的省區市共有9個,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區,其中寧夏、甘肅出口增長均超過1倍,重慶、陜西、云南出口增速也分別達到66%、42.8%和41.4%。東部地區進出口8264億美元,下降3.7%,其中出口下降6.4%,進口下降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