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經濟形勢大環境好轉的影響,[美國公司注冊]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中藥進出口貿易整體回暖,一些影響行業走向的因素值得關注。
原料類產品出口應盡快加強規范。當前,我國中藥出口主要商品是植物提取物和中藥材飲片,原料類產品占總出口額的80%,但現有的植物提取物標準已不能滿足產業升級的要求。目前,國家標準(藥典標準)主要包括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共47種,其中常規意義的提取物僅有26種。對此,中國醫保商會已組織國內植物提取物企業制定出首批7個植物提取物出口國際商務標準(包括越橘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人參提取物、水飛薊提取物、積雪草提取物、柳枝提取物和虎杖提取物),填補了國內植物提取物標準缺失的空白。在此基礎上,中國醫保商會又啟動第二批國際商務標準的制定,以推動行業規范發展。
部分原料類企業期待轉型。隨著我國新醫改的深入推進,中藥材飲片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建設的深入進行,中藥材飲片業已越來越規范,小包裝、精品飲片成為很多中醫院的主流用藥。“新荷花”、“康美”品牌的出現,標志著中藥飲片企業已開始更加注重品牌的建設與打造。
與此同時,國內植物提取物企業也不滿足于從事簡單的原料生產而淪為國外高價保健品的原料供應商。西安皓天、北京綠色金可、康恩貝、河北晨光等優秀植物提取物生產企業敏銳發現國內保健品消費市場即將開始高速發展的趨勢,紛紛轉型,開始或者正在嘗試研發自己的保健品品牌,以獲得更大的利潤,其有益探索將打開植物提取物生產企業發展的新空間。
中藥國際化步伐將更加穩健。[美國注冊公司]近年來,我國政府一直在倡導中藥“走向世界”,同仁堂、天士力等一大批優秀企業在海外設立連鎖店、形象店,努力用一種嶄新的營銷模式把中藥保健品帶到世界各地。2012年,成都地奧叩開了歐盟傳統藥注冊的大門,蘭州佛慈的“濃縮當歸丸”已半步踏入瑞典國家藥品署的大門。另外,佛慈的“元胡止痛片”、廣州奇星的“鼻炎片”、白云山的“板藍根顆粒”、和記黃埔的“穿心蓮片”等多個品種都已分別在歐洲不同國家進入注冊程序。為推動更多中成藥以藥品身份進入歐洲市場,中國醫保商會計劃于明年組織國內有關中成藥企業拜訪瑞典藥品署,并在瑞典舉辦培訓班,進一步打通中藥以藥品身份進入歐盟的通道。同時,他們還將拜訪歐洲醫藥流通企業及醫院,探討注冊成功的中成藥盡快擴大市場份額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