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亞非領導人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行。
時間追溯到60年前,同樣是在印度尼西亞,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齊聚萬隆,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提出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十項原則,為推動亞非合作、南南合作,為促進南北合作,發揮了重大歷史性作用。萬隆會議因此被視為亞非合作的里程碑。
紀念萬隆會議60周年,[注冊薩摩亞公司]更重要的應該是在萬隆會議精神的鼓舞下,進一步加強亞非合作,特別是在經濟領域的合作,為亞非發展振興作出努力。
如今的亞非兩大洲人口總量占據世界3/4,國家數量超過聯合國會員國一半。2014年亞洲經濟增長率達到4.9%,非洲達到4.3%,均高于全球的2.9%。同年,亞非經濟總量達到29萬億美元,占世界的37.5%。對于快速增長的亞洲經濟來說,非洲是可靠的投資和貿易目的地;對于蓬勃發展的非洲經濟來說,亞洲是理想的貿易、技術與投資合作伙伴。亞非在多方面的共同利益,以及雙方經濟的高度互補性,使雙方能夠建立起長期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亞非經貿合作充滿機遇。如能抓住機遇,深化合作,亞非經濟發展將對世界經濟新格局的走向產生積極作用。
首先,亞非貿易互補性強。此前,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亞洲與非洲的貿易額將超過1.5萬億美元。在貿易結構上,亞非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包括資源性產品、農產品(000061,股吧)、能源原材料、機電產品、紡織品、化工產品在內的多種產品都在亞非貿易中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亞非大多數國家仍屬于發展中國家,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可小覷。不斷擴大雙邊貿易對于推動亞非各國經濟增長都將發揮積極作用。僅以非洲為例,豐富的資源、眾多的人口、前景廣闊且富有潛力的市場對于貿易商和生產商來說都是十分誘人的。而擁有54個成員國的非盟,一直視非洲一體化為己任,認為貿易自由化是非洲一體化的優先領域,并多次將貿易議題列為非盟首腦會議的主題,力促非洲市場整合,目標是在2017年建立非洲自貿區。
不過,當前全球需求不足,導致依賴出口的部分新興國家經濟復蘇緩慢。要擴大亞非間的貿易增長,還需要各國共同努力,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消除貿易壁壘,推動區域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與此同時,亞非也應主動完善自身貿易環境,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為自身發展爭取更多制度性權利。
其次,亞非應擴大相互投資。亞非發展中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離不開投資,亞非相互投資可以實現互利共贏。
當前亞非各國對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重視,包括道路、橋梁、港口、機場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一些亞非國家政局穩定,經濟發展提速,新興工業崛起,市場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制造業優勢明顯;一些國家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推動力……可以說,亞非市場上不同領域、不同產業、不同規模的可投資項目比比皆是,投資者可選擇的余地非常大。
與此同時,隨著亞非地區區域化進程的推進,一些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不斷建立,對于促進亞非間的相互投資起到了積極作用。比如,東盟將力爭于今年年底完成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建設;成立40年的西非經濟共同體在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統一外貿稅率,改善西非商業環境;東南非共同市場、東非共同體和南部非洲共同體也走在了非洲經濟一體化的前列,并有望在今年5月底前實現商品與服務的自由流通。可以想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安排為跨境投資提供了便利,將對促進亞非相互投資產生利好。
最后,亞非應加強金融合作。[注冊盧森堡公司]在經濟金融全球化趨勢下,亞非國家應適應這一趨勢,積極加強金融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亞非各國金融市場的完善和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目前,埃及、南非已經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南非也是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一員;絲路基金將涉及非洲……這些都將對促進亞非金融合作起到推動作用。隨著亞非各國金融改革的推進,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金融調控經驗的加強,未來亞非之間金融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