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馬紹爾公司注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初步預測如果全球沒有重大政治經濟突發事件,預計下半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體情況較上半年要好。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為11.5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為6.57萬億元,增長0.9%;進口為4.96萬億元,下降15.5%;貿易順差為1.61萬億元,擴大1.5倍。
“當前外貿發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難。”黃頌平表示,外貿需求持續低迷,中國出口受到抑制,同時綜合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幣匯率是加大企業出口成本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導致出口競爭力削弱。同時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導致進口需求不振。
黃頌平稱,當前全球經濟仍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一些國際機構也都下調了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的預期增速。“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黃頌平提到,與此相印證的是,根據海關對近3000家企業的月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同比下降的比例由年初的43.5%逐月攀升至6月份的50.8%。同時,6月份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4.8,比5月份回落0.2,表明未來兩三個月出口壓力仍然較大。
記者了解到,盡管上半年我國外貿增速有所下滑,但外貿同時也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和新的亮點。一是調結構、轉方式取得了積極進展。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在進出口貿易結構、市場多元化、區域布局、貿易主體和產品結構、貿易條件等方面都在不斷優化和改善。
二是提質增效與升級呈現新的亮點。特別是表現在我國對外貿易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的轉變正在加快。在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國傳統優勢產品出口在保持增長的基礎上,部分裝備制造產品出口也保持良好的增勢。在進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同比基本持平,表現明顯好于同期總體進口情況,其中部分產品進口實現正增長。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注冊新加坡公司]隨著全球經濟延續復蘇態勢,外需環境改善,預計下半年出口外部環境明顯好轉,將促進出口增速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