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將于12月4日至5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2日結束對津巴布韋的國事訪問,將于2日至5日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并赴約翰內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分析認為,此次峰會將為中國和非洲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將中非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
全面規劃中非各領域合作
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5周年,[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是論壇成立以來舉行的第二次峰會,也是首次在非洲大陸舉行的中非峰會。峰會將由習近平和南非總統祖瑪共同主持,以“中非攜手并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主題,約50位非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非洲聯盟代表、區域組織及多邊合作組織負責人將出席。
據悉,峰會將審議通過《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2016-2018年)》兩個成果文件,并對未來中非各領域合作進行全面規劃。
在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署名文章《讓友誼、合作的彩虹更加絢麗奪目》于1日發表在南非星報的頭版頭條。
習近平在文章中指出,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和非洲歷來是命運共同體。當前,非洲各國普遍期待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致力于實現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發展,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具備了更多同非洲國家在優勢互補基礎上實現互利共贏發展的條件。中非發展戰略高度契合,中非合作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
非洲各界對習近平的此次非洲之行充滿期待。星報發表社論《中非合作互利共贏》,認為非洲國家領導人將在中非峰會上得到解決所有困難的方法,中國將宣布新的對非金融支持政策及工業項目,這將幫助非洲國家實施“2063年愿景”中的工業發展規劃。中非峰會將圍繞非洲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包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貧困、推動工業化進程、食品安全、醫療衛生及疾病預防等。文章認為,“中國夢”的本質和非洲的發展愿景相吻合,中國與非洲將整合各自的發展戰略,在國際市場獲得競爭優勢。
星報評論員文章《中國給非洲的發展經驗》認為,中國政府的執政能力及推動工業化的方法是非洲國家必須學習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業制造基地之一,而非洲的工業化進程還停留在以出口原材料為主的水平。文章指出,中國已經承諾幫助非洲加速工業化進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非洲國家需要抓住這次合作機會,從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學習經驗,與中國共同有效地規劃非洲大陸的工業發展。
經貿領域合作勢頭強勁
近年來非中高層互訪不斷,雙方在經貿領域的發展勢頭更是迅猛。15年前,非中貿易額不足100億美元,2014年中非貿易額已突破22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對非投資存量超過300億美元,分別是2000年的22倍和60倍,非中貿易占非洲對外貿易的比重從3.82%增加到20.5%。
有分析指出,中非各自的發展階段、稟賦決定了中非發展戰略高度契合,中非合作發展“互有需要、互有優勢、互為機遇”。特別是在產能合作與產業轉移上,非洲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
人力資源,市場潛力巨大,非洲國家普遍謀求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而中國正在實施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資金、技術、人才、高性價比的裝備和優質富余產能等相對發展優勢,更有真心誠意幫助非洲實現自主發展的政治意愿,雙方合作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非盟委員會副主席姆文查說,非洲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的初期,而中國已經在工業化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的發展經驗十分值得非洲國家借鑒,中非合作恰逢其時。中國和非洲在政治、經濟和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強,中國已經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在貿易、投資、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勢頭強勁。
據悉,向非洲進行產能轉移和如何幫助非洲實現工業化以及農業發展和脫貧,將是此次峰會上的重要議題之一。
有分析指出,非洲國家的工業,[
瑞豐注冊香港公司]特別是制造業處于剛起步的新興階段,很多生活用品都要進口,需要更多地發展工業和制造業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更多附加值;而中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后,積累了大量和富余的產能,勞動力成本在增加,需要進行產能轉移,這就為中非之間進行對接,在產能和產業領域進行合作提供了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