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摩擦問題近期持續發酵,受此影響,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分化加劇。貴金屬、農產品走強,工業品則大多表現疲軟。
機構人士認為,市場分化將在短期內延續,貿易摩擦的走向將給市場帶來很大變數。
貴金屬持續走強
貴金屬期貨無疑是近期市場的焦點。昨日,滬金、滬銀兩大貴金屬繼續領漲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截至昨日收盤,滬金主力1912合約收報358.25元/克,上漲3.44%;滬銀主力1912合約收報4392元/千克,兩大貴金屬期貨盤中都曾沖擊漲停。
“未來美國陷入衰退概率大幅上升,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美國實際利率回落,對黃金形成明顯利多!睎|證衍生品研究院稱。
西南期貨副總經理兼研究所總經理史光達表示,黃金在內的貴金屬期貨上漲主要有三大邏輯:全球貨幣寬松、各國央行購金以及風險事件頻發。
貿易摩擦升溫影響全球經濟和各國央行政策,同時帶來市場避險情緒的快速提升,因此貴金屬價格大幅上漲。以滬金期貨為例,8月以來漲幅已經達到11%,近三個月漲幅高達22%。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本輪貴金屬漲幅已經相當可觀,而且貿易摩擦形勢變化仍有緩和可能,因此貴金屬短期也可能面臨回調風險。
農產品受結構性影響
農產品期貨在貿易摩擦中受到的更多是結構性影響,由于美國是重要大豆生產國,中國對美貿易政策對豆類價格會造成較大影響,豆類品種期價近期普遍表現強勁。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稱,農產品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受到的關注較多,因為農產品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產品之一。7月~10月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量充裕,國內進口大豆供給寬松,油廠開機率有所恢復,豆粕供給量增加。不過,國內豆粕下游的需求依然疲弱,7 月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31.9%,生豬存欄同比下降 32.2%,短期內豆粕需求難以回暖。因此,豆粕未來價格走勢有一定壓力。
“對于棉花而言,美棉近期出口疲軟,中國開始取消訂單。當前北半球主產國棉花長勢良好、新年度全球預期增產的背景下,外棉弱勢格局料將保持!睎|證衍生品研究院表示。
國內期市的表現印證了這樣的判斷。本周一,豆一、豆二及豆油期貨漲幅均超過1%,代表進口大豆的豆二期貨本月漲幅已超過10%。此外,棕櫚油、菜油、雞蛋等農產品期貨品種最近的走勢也相對偏強。
弱勢工業品期待反彈
“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短期內是貿易增速的回落,長期導致供應鏈調整。從經濟周期的角度看,貿易周期與工業生產的周期高度重合,背后邏輯在于貿易很大程度上是工業生產的一個環節。因此,當貿易增速下行的時候,工業生產往往也承壓回落!睎|證衍生品研究院稱。
史光達也認為,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太好,加上貿易摩擦不斷,所以對工業品需求肯定是不利的。但商品價格整體上不高,所以向上和向下的驅動都比較弱。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工業品有整體反彈跡象,本月鎳、鋁等期貨品種已經有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