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是差距的震撼,[汶萊公司注冊]一種是奮進的鼓舞,兩者相合成為一股強大的動力,推動著財政工作在差距中闊步前進,在自信中超越發展。”在談及赴成都、長沙、合肥學習考察和市委十屆三次全會時,市財政局局長王春山這樣形容,“赴成都、長沙、合肥的學習考察,讓我們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認清了差距;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的貫徹落實,為財政工作奠定了基礎,使我們找到了方向,鉚足了信心。”
作為政府履行職能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財政在鄭州都市區建設發展中必定將大擔當、大作為,緊緊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現代產業發展,堅持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積極發揮財政部門職能作用,籌好資,理好財,全力保障鄭州都市區建設。記者程國平裴蕾
積極籌資,筑就城鎮新面貌
今后3~5年,財政將持續做好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資金保障工作,在抓好收入征管的前提下,不斷加大融資工作力度,積極籌措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
著力拓寬融資渠道。綜合運用銀行貸款、信托計劃、BT、BOT等傳統手段擴大融資規模,大膽探索股權融資、融資租賃、區域集優等新的融資方式。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不斷擴大利用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及外國政府貸款規模,扎實做好我市地鐵3號線利用世界銀行2.5億美元低息貸款工作。制定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和個人捐助城鄉公益事業。出臺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質押收費經營權,爭取金融機構貸款。
盤活土地資源,解決項目建設資金和還本付息資金。提高城市資源利用率,在保障城市有序運轉的前提下,利用政府掌握的資產資源為政府融資服務,實現效益最大化。著力打造政府融資主體。統籌政府資金、資產、資本、資源,整合市級投融資主體,充實注冊資本,增加資產規模、增強融資能力、提高投資功能。通過獎補開辦經費、補助貸款利息等方式,幫助各縣(市)區投融資主體做大做強。通過返還市內各區土地收益,協助各區打造一定規模的融資主體,形成新型城鎮化建設“政府主導拆遷安置、市場化運作開發建設”的機制。
建立融資長效機制。組建融資工作組,組織50名干部組建12個融資工作組,攜帶市、縣兩級政府73家融資主體的基礎材料,收集新型城鎮化和現代產業發展 661個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與25家駐鄭金融機構建立了長期全方位的溝通對接制度。實施政府性存貸款掛鉤激勵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我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信貸投放力度,拓寬今后我市城鎮化建設融資主渠道。
反哺經濟,唯有源頭活水來
經濟決定財政,財政也反作用于經濟。上半年,全市已投入110億元資金支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支持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整合專項資金,促進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制造和品牌服裝制造等三大傳統優勢產業提升競爭力,促進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兩大戰略支撐產業壯大規模,促進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規模優勢。加快現代服務業提質增速。
整合現代服務業引導資金,完善物流網絡體系,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支持提升文化創新能力,拓展會展業發展空間,提升知名旅游品牌效應,培育新的現代服務業經濟增長點。
支持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統籌涉農專項資金,以加快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為重點,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按照“四集一轉”的要求,落實產業集聚區財政獎補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公共服務平臺,提升載體功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以建設創新型試點城市為載體,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產學研政有機結合和科研成果轉化,支持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吸引科技資源向我市集聚。
支持招商引資工作。[汶萊注冊公司]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好重大招商經貿活動,落實招商引資獎勵政策。支持總部經濟發展。落實激勵措施,完善首席服務官制度,努力實現總部企業稅收歸集效應,增強總部經濟帶動和輻射作用。支持金融業加快發展。在稅收優惠、獎勵補貼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傾斜,加快推進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推進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加快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路網、電網、水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國際化航空大都市”。加大中小企業支持力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