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9月份的CPI數據顯示,該數據同比上漲1.9%,漲幅比8月回落了0.1個百分點,這也是繼7月份以1.8%的漲幅創下兩年半新低以來,CPI再度回到“1時代”。面對CPI的回落,市場對于年內再降存準和降息的預期再起。
理財專家指出,[如何在蘇州注冊香港公司服務]低息環境已成為目前投資者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因此中長期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價值更加凸顯。
作為今年資產管理市場上頗受投資者青睞的“寵兒”,固定收益類產品一直占據著主流地位,也成為銀行理財、基金、券商和信托的主要產品之一。
不過今年以來,隨著此前的兩次降息,在目前的低息時代,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下降已漸成趨勢。“一般而言,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走勢和CPI以及銀行的利率呈現同向關系。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固定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率繼續走低將成為未來趨勢。”某商業銀行理財師分析指出。
眼下在全球經濟未見明顯好轉的情況下,各國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不斷出臺。東亞銀行(中國)財富管理部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亦指出:“作為全球經濟龍頭,美聯儲的任何舉動都可能在全球引發蝴蝶效應。在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在經濟仍未明確好轉的情況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新興市場國家仍有可能繼續采取降息措施來刺激本國經濟發展。”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正在不斷下滑。以銀行理財產品為例,據統計數據,今年9月份各期限的人民幣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產品的收益率雖然呈現企穩現象,但是與連續兩次降息后收益率明顯下滑的7月相比,其收益水平仍有一定的下滑。
統計顯示,今年9月份,銀行發行的投資期限小于1個月的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59%,低于7月的3.7%;投資期限為1至3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1%,低于7月的4.3%;期限在3至6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4%,低于7月的4.6%。
不僅如此,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亦被“牽連”。根據好買基金的統計,9月份各存續期的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從各存續期產品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來看,一年期(及以下)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66%,較8月份下降0.04個百分點。
有理財專家提醒:未來央行可能再次采用降息或降準的方式刺激經濟增長,進而導致銀行、信托等機構發行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繼續下行,投資者最好選擇半年以上的中長期理財產品以“鎖定”當前較高收益。
據記者從各銀行網點了解,[如何在無錫注冊香港公司服務]以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為例,6個月期限以上的中長期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水平普遍高于4.3%這一水平。據最近一周的統計,市場上投資期限在6個月至1年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4.39%;而投資期限在1年以上的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則為5.6%。比較適合那些投資風格偏保守的穩健型投資者。
此外,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較為看好權益類投資。東亞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日前表示,在二級市場上,匯金已連續四個季度增持四大行股票,多家央行亦紛紛斥資回購自家股票。受此提振,A股在國慶長假后表現較為出色,權益類資產的投資價值正在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