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最近密集出臺的監管政策,[蘇州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實際上是使得資產管理,就是信托的一些制度優勢是泛資產管理信息化是各個金融機構來說都擁有的優勢。
所以對于信托公司來說資產密集的出臺包括各種媒體的觀點也是一直認為信托實際上是在這個過程中是被削弱。但實際上我們對于這個行業的理解,因為信托其實大家理解,其實有一個特點。
第一個我們是從開始至終就沒有一個專屬的領域,我們一直是以市場化的趨勢來尋找機會,F在在面臨所謂的泛資產管理時代的來臨,實際上制度的優勢是已經被全行業來用了,所以這一點來講,對于信托來說確實是面臨著被跨界的角色。
但是從整體來講,我覺得任何的市場為導向的這種政策,實際上是擋不住的,對于信托來說,我覺得其實我們也從一定程度上呼喚一種比較公平、公正的一種市場環境。
其實我們非常呼吁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比如說登記托管,其實對于信托行業來說,實際上這十多年的發展還沒有具備。
第二個信托產品雖然達到十萬億的規模,但是信托的交易,哪怕是OTC形式的交易都沒有這樣的平臺,這實際上也使得信托在基礎設施方面是相對薄弱的。
第三個,在監管政策,實際上我們也一直呼喚一個公平的監管政策,這個在其他行業是沒有的。包括信托對于投資者的起點各方面的限制實際上是有所不同的。實際上我覺得對于剛才各位提到的互聯互通的,或者建立一個公平的資管行業的規則,我覺得對于信托行業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實際上對于前期大家提到的比如說信托的所謂的平臺優勢或者是說通道的優勢,其實對于監管部門來說,我覺得在三四年前已經做了這樣一種導向性的安排,希望信托公司走向自主經營、主動管理的這樣的角色。
實際上比如在純平臺的合作一直是在壓縮的范圍之內,實際上從數據來講合作的規模已經不到20%,其實兩年前是達到40%。包括對于大家認為有些周期性,擔心一些周期性風險的房地產行業,我們在兩年前整個占信托行業的規模17%左右,但是現在已經低于10%。
所以我覺得對于銀監會的這種監管政策來說,[福州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它早期已經有了一些對于信托的指導性的東西,雖然對于這兩年來說,由于這個平臺的優勢的喪失會面臨一些比較痛的轉型,但實際上有了前期的主動管理的積累,其實我們對于整個信托行業來說,現在的業務收入來源已經很多元化了,從主動管理的方面已經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實際上應該未來及時面臨競合的關系,我想信托也會有一定的作用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