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投資領域的最熱門話題是P2P“互聯網借貸理財”,使P2P成為熱門的關鍵詞是“跑路”與“提現困難”。
P2P宣稱的“高收益低門檻”的光環,日益被“高風險”所替代。高風險的背后,是大量資金的灰飛煙滅與僥
當前投資領域的最熱門話題是P2P“互聯網借貸理財”,使P2P成為熱門的關鍵詞是“跑路”與“提現困難”。
P2P宣稱的“高收益低門檻”的光環,日益被“高風險”所替代。
高風險的背后,是大量資金的灰飛煙滅與僥幸撤離。光芒一度被P2P覆蓋的信托產品,則悄然綻放出它的魅力,成為機構與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首選。
長久以來,門檻高與流動性差是信托的一個短板。現在,這兩個短板逐漸得到彌補,加上它固有的“高收益”,信托的魅力正悄然綻放。
投資者敢買信托產品了
讓一個陌生的投資者,[杭州注冊香港公司,義烏香港商標注服務] 了解信托產品并最終決定購買,平均需要多長時間?在半年之前,最少需要三個月時間。
但現在,這個周期在縮短,最短的只需要半個月時間。這是一家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觀察到的變化。
今年下半年以來,營銷周期逐漸變短了。10月13日,該公司的一位客戶經理給一位陌生的投資者打電話介紹信托產品,在電話里說了不到半個小時,這位投資者便決定購買。上周,這位客戶買了200萬元的信托產品,整個周期不到半個月。
另一個變化則是大單的出現。上周,兩位投資者均購買了1000萬元的信托產品。而在以前,大部分投資者是先以嘗試的心態進行投資,件均額度只有200萬元左右,對于投資起點為100萬元的信托來說,件均額度并不高。
高收益是信托最大魅力
出現上述變化,是因為投資者對信托產品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時也跟信托產品的魅力越來越足有關。
在經歷了這幾年的“風險教育”之后,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對安全性的考量最為看重。
記者獲悉,目前的大多數信托產品,其標的為政府類項目。被視為風險相對較高的地產類信托項目,數量已經十分少見。
對理財產品來說,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收益是最為有力的武器。信托產品滿足了投資者對高收益的需求。
記者搜索了各大信托公司近期發售的信托產品發現,目前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在9.5%-10%之間。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不到6%。
這樣的收益率,足以秒殺銀行銷售的一切固定收益率理財產品。在很多投資者的認知里,信托產品的高收益率,來自于它的高門檻:至少100萬元起的投資起點,讓資金偏少的投資者無法享受到高收益的盛宴。
不過這種情況也在悄然改變,記者發現,信托產品今年以來逐漸降低門檻,吸引資金相對較少的投資者參與其中,而這也使得信托的魅力更足。
以信托產品數量多見長的“標準財富”的產品庫里,記者發現,投資起點為50萬元的信托產品已不在少數,這些50萬為投資起點的產品,收益率一般也能達到9%。
諾亞財富,在過去的11年里,只專注服務資產在6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客戶,不過日前,該公司也宣稱要“獲得群眾支持”,推出了只要1萬元起投,年化收益率6%-15%的“員工寶”。
從“員工寶”的操作手法可知,它是以余額寶的形式,掛鉤信托等固定收益率產品。這樣一來,其實就相當于把信托產品的門檻降低至1萬元。
今后信托產品也可轉讓
降低了投資門檻,吸引了大量的“散戶”進場。不過,對于信托來說,更大的利好或許是“全國信托登記中心即將成立”這個消息了。
上月底,有消息稱,相關監管部門已經批準全國信托登記中心落戶上海自貿區。該中心將逐步開展信托受益權集中登記、信托合同登記、信托受益權轉讓及質押融資等業務。
這意味著,全國信托登記中心成立后,投資者手上的信托產品,可以像股票一樣,在中心登記轉讓,或者可以以信托產品進行質押獲得融資,而不再受“固定期限”的約束,從而解決了信托產品流動性差的問題。
記者獲悉,目前的信托產品,期限以1年-2年的為多,最低期限也要半年。
投資者在買了信托產品之后,[注冊香港分公司] 在未到期之前,如果急需用錢,是無法變現的。流動性不強,會讓一些投資者變得猶豫不決,歷來是信托產品的一個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