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分立的模式,應該是為了理順上海國際集團、上海信托和浦發銀行之間較為特殊的股權結構以及上海信托旗下除信托業務外的其它資產。
海國際集團、[注冊香港公司費用]上海信托和浦發銀行之間較為特殊的持股結構,也是以往的收購案中較為少見。
11月26日,浦發銀行上漲2.17%。就在25日晚,該行公布了收購上海國際信托的方案思路,整個方案主要包括分立、收購存續公司股權兩個步驟。
目前,上海信托旗下除了持有基金公司、券商的股權外,還包括不少上市公司的股權。
11月26日,記者向上海信托方面求證上述說法,對方并沒給予回應。浦發銀行方面則表示,暫時沒有更多的收購細節披露,一切以公告為準。
分立資產待解
浦發銀行披露的收購方案思路顯示,首先上海信托分立完成,目前上海信托的分立事項尚待銀監會等監管機構批準。
公司分立通常分為新設分立、存續分立兩種模式,目的是剝離收購方并不需要的資產或者規避法律、監管方面的限制,同時收購方也可支付較少對價。
其中新設分立又稱解散分立,即公司將全部財產分割,解散原公司,并分別歸入兩個或兩個以上新公司中的行為。
浦發銀行收購上海信托應該采取的是存續分立模式。
分立模式收購具體的操作是,即通過設立另一家新的公司,然后帶走上海信托中的部分資產、負債,而完整的信托業務則保留下來。
該人士分析,上海國際集團、上海信托和浦發銀行之間較為特殊的持股結構,也是以往的收購案中較為少見。
公開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上海國際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合并持有浦發銀行24.319%的股權,為浦發銀行合并持股的第一大股東。
其中上海國際集團直接持有浦發銀行16.927%的股權。上海信托直接持股浦發銀行5.232%的股權。同時,上海國際集團持有上海信托66.33%的股權。
分立出去的資產應該會包括上海信托持有其它的上市公司股票,這部分屬于可交易型金融資產。但是持股的下屬其它子公司是否在方案中仍有待觀察。
上海信托2013年報披露的信息則顯示,其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子公司就有三家,分別為上投摩根基金(持股51%)、上海國利貨幣經紀公司(持股67%)和上信資產管理公司(持股100%)。
2013年度報告進一步顯示,上海信托還持有上海證券33.33%、香港申聯投資發展公司16.50%以及國泰君安證券1.31%的股權。
在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方面,記者統計,截至三季報,上海信托分別持有愛建股份、陸家嘴、百聯股份、錦江投資和申能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資源整合
收購方案的第二步則是:浦發銀行與上海國際集團、上海久事公司、上海錦江國際投資管理公司、上海地產(集團)分別簽署《關于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之附條件生效的股權轉讓協議》。
各方約定在上海信托分立完成后,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上海錦江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擬向浦發銀行分別出讓其所持有的上海信托分立完成后的存續公司66.332%、20.000%、1.334%和0.667%的股權。
浦發銀行則準備以向上海國際集團等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購買分立完成后存續的上海信托的股權。
“浦發收購信托牌照,打造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團,也是市場較為青睞的資產收購類型。”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信托的總資產規模為78.38億元,所有者權益規模為70.91億元,營業收入為9.91億元,凈利潤則為7.92億元。
對于浦發銀行而言,收購整合上海信托首先能夠進一步發揮浦發在資產管理方面的優勢,形成多元化經營格局;其次能夠提高服務客戶的能力。再者是有利于增強兩家機構抵御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能力。
同時,浦發銀行也表示對上海信托業務的支持。
收購整合后,一方面可以將目前相對符合信托特征的業務逐步整合到上海信托的平臺上開展。
另一方面,通過雙方的深度業務整合,[香港公司做賬報稅]可以促進上海信托更好地實現經營轉型、真正回歸信托主業,從而有效降低銀行和信托的經營風險。
不過,最終的交易價格尚未最終確定。
浦發銀行表示,標的股權的作價將以上海信托分立完成后,評估機構出具的并經國資監管部門備案確認的資產評估報告結果為基礎,并經雙方協商一致后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