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谷信托的日子并不好過。
2014年11月,[注冊巴拿馬公司]因香山游艇項目的“擱淺”,金谷信托近20億元債權有可能打水漂。
同月,1億元的“金谷—黃山江濱大廈度假酒店特定資產收益權集合資金計劃”出現了兌付危機,信托將其抵押資產拍賣。
但遺憾的是因風控漏洞抵押資產連續流拍。2014年7月,金谷信托旗下的“向日葵3號”項目也發生了違約,公司因擔保問題還將相關企業告上法庭。
金谷信托的盈利受到嚴重影響,連續兩年盈利下滑超過四成。2013年,金谷信托凈利潤2.7億元,同比下滑47%;2014年,公司凈利潤1.5億元,同比下滑46%。
對于盈利為何連續兩年下滑,為何未能制止下滑趨勢?
記者向金谷信托求證,其信息披露負責人王崇態度并不友好,稱公司不是公眾公司,信托產品是私募性質,不接受媒體采訪。
金谷信托是一家老牌信托公司,但發展嚴重滯后于行業平均水平,直到2009年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對其的增資和重組。
2010年—2012年,公司進入快速發展期,資產規模從117億元到1018億元,增長了770%,盈利也以每年翻番的速度發展。
業務狂飆的同時,公司也積累了不少的風險。2013年,公司資產減值就計提了3.6個億。
進入2014年,公司陷入的危局更是一個接一個。按照目前的形式,2014年的資產減值計提金額也會很大。
公司曾在2013年年報稱,影響公司業務發展有兩個原因,一是傳統業務發展基本飽和,并且受限較多,新的市場增長點尚未完全形成。
以往信托規模增長的“雙核驅動輪”——房地產類信托和基礎產業信托都面臨著艱難處境。二是金融同業在資產管理領域中的競爭加劇。
券商資管計劃和基金子公司的快速發展對信托公司的傳統業務形成了擠壓,而銀行資產管理計劃試點的推出以及發展甚至可能會導致信托業務去通道化成為現實。
這些問題在2014年同樣存在。2014年,金谷信托的信托業務收入為5.97億元,同比下滑29%。
另據中國平安披露的未經審計的平安信托財務數據顯示,2014年,平安信托資產總額為212億元,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6.8億元,凈利潤2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