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本輪股市上漲跟它有關系,似乎證監會打壓的也是它。那么,到底什么是“傘形信托”?它的投資優勢與劣勢在哪里?
所謂傘形信托,[注冊加拿大公司]是指由證券公司、信托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結合各自優勢,為證券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投、融資服務的結構化證券投資產品。具體來說,就是用銀行理財資金借道信托產品,通過配資、融資等方式,增加杠桿后投資于股市。這種投資結構是在一個信托通道下設立很多小的交易子單元,通常一個母賬戶可以拆分為20個左右的虛擬賬戶,按照約定的分成比例,由銀行發行理財產品認購信托計劃優先級受益權,其他潛在客戶認購劣后受益權,根據證券投資信托的投資表現,剔除各項支出后,由劣后級投資者獲取剩余收益。
傘形信托針對的劣后級投資者主要是自然人大戶、機構客戶,以及一些集團旗下的財務公司。信托產品參與年限一般不超過3年,投資門檻通常為300萬元。
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工具,傘形信托中的優先級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其最為吸引人的便是劣后資金可以用較少的資金配資,從而利用杠桿在二級市場博取高收益。目前市場上傘形信托的優先級與劣后級金額的比例主要分為1:1、1:1.5、1:2、1:2.5以及1:3,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可以2倍、2.5倍、3倍、3.5倍和4倍的杠桿進行股票交易。
與融資融券業務相比,傘形信托具備不少優勢。
首先,傘形信托的設立過程十分便捷。
由于傘形信托下設的各子信托無需單獨開戶,投資者實際加入傘形信托一般僅需要一到兩天。而融資融券業務因單一賬戶模式,開立賬戶往往需要耗時七天左右。
其次,傘形信托所投資標的范圍大大超過融資融券業務。
除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傘形信托可以參與兩融賬戶無法觸碰的ST板塊,亦可以參與封閉式基金、債券等投資品種的交易。
第三,傘形信托高杠桿率遠超融資融券,不同于融資融券普遍以1:1為杠桿率,市場中較為常見的傘形信托杠桿比率是1:2或1:3。
與此同時,傘形信托的優先級資金是銀行理財資金,劣后級一般則由普通投資者充當,配資成本在8.1%-8.2%之間,低于融資融券8.6%的平均水平。換而言之,通過傘形信托,劣后級投資者往往能以放大三倍的低成本銀行資金進行二級市場交易。
目前傘形信托市場存量規模不低于1,500億元,也有統計顯示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量級。正是通過傘形信托這一高杠桿的靈活器具,各路資金在短時間內集聚A股市場,為牛市推波助瀾。
然而,在將大量資金導入A股市場,助推行情演進的同時,傘形信托也為A股市場制造了種種雷區。為了保證優先級資金即銀行理財資金的安全,信托公司在各類傘形信托產品中均設有警戒線和止損線。A股市場風險逼近時,劣后級投資者須承受追加保證金的壓力,甚至有被強行平倉的風險。這便是高杠桿的弊端,劣后級資金承受的波動是A股市場真實波動的數倍。
因此,傘形信托的劣后級投資者在實際交易中,顯得十分敏感和沖動,追漲殺跌的特征也十分突出。
每逢市場下跌,傘形信托劣后級投資者賣票傾向十分明顯,這部分資金的殺跌力量不容小覷,它們往往成為股指暴跌的導火索。而一旦發生爆倉,不僅劣后級資金血本無歸,優先級理財資金亦不能幸免。作為中間方的信托公司,還需履行向劣后級追要優先級資金的責任。
由于杠桿的力量,[加拿大公司注冊]指數上漲的時候節節攀升,而一旦發生下跌踩踏事件,那么傘形信托一定也是“功不可沒”。所以,投資者在參與傘形信托,就要了解其“個性”,從而使投資理財工具最大化的為我所用,這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