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并隨后執掌浦發銀行的劉信義,第一次正式亮相股東大會。
“去年因為工作需要離開浦發一年多,這次重新回來負責經營性工作感覺到壓力比較大,”劉信義這樣說。
在劉信義看來,輕型銀行就是不再走以往靠消耗資本、鋪攤子、做規模這些盈利的路子,而是更多看重資本回報率。從股東大會現場了解到,關于浦發銀行收購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一事又有最新進展,劉信義表示,“目前正在進行資產評估,力爭在今年內能夠完成收購,并進行并表。”
綜合化、國際化是發展方向
在股東大會上,劉信義坦言,現在外部經濟形勢和金融形勢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處于非常重大的變化時期,挑戰很大;從內部看,商業銀行到了一個階段,需要自我突破。
據了解,綜合化、集團化經營,是當前不少商業銀行的發展方向。對浦發銀行來講,去年初開始,其對上海信托的收購進程一直受到外界關注。
“上海信托有好多業務和資產,從并購的角度,我們只是并購它信托的部分。但上海信托還持有上投摩根、國利貨幣等資產,這樣就需要分設,分設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到今年3月份才完成。”劉信義透露,“目前,正在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當中,據說評估已經接近基本上完成,內部還有一些相應的程序。”
最近,不少銀行都明確提出向輕型銀行轉型的戰略目標,如招行、工行等。從2015年一季報的業績情況來看,部分銀行的“輕型”轉型策略已初顯成效。
對于輕型銀行的業務定位,劉信義認為,各家銀行的業務定位是差異化的。
“從我們自身來講,今年一季度增加的收入里,理財收入增加非常快。這是我們的中間收入,還包括信用卡的收入增長,投行業務里承銷等收入。現在綜合化、國際化是我們的方向,但還受到很多政策的限制。”劉信義表示。
除此之外,在管理方面銀行也對資本管理有了量化的工具。劉信義指出,在實施商業銀行資本管理高級方法之后,銀行就知道什么樣的業務消耗多少資本、帶來多少預計風險、預計風險的損失率是多少。“另一方面是管理會計,這個客戶貢獻了多少,我們應該通過考核來引導客戶經理和分支行。”
對于未來浦發銀行具體的業務轉型方向,劉信義并沒有說得特別清楚。
“今年每家銀行都面臨挑戰,業務上差異化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未來的規劃中會進一步明確;管理上的工作也一樣,我們爭取走在前面。”劉信義坦言。
今年再建400家社區銀行
除此之外,股東們還對浦發銀行在應對互聯網金融、利率市場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關注。
浦發銀行分管零售業務的副行長姜明生表示,面對互聯網金融,浦發銀行主要在網絡支付、網絡信貸和網絡理財方面做了一些創新型業務。
姜明生透露,為了讓銀行的互聯網業務真正形成優勢,浦發將打造一個互聯網平臺。“在這個互聯網平臺上,把我們的網絡支付、網絡理財,以及集團化的網絡服務加到里面。同時,提供對中小商業銀行的互聯網服務,我們想提供一個云平臺,供給所有的同業合作的金融機構來使用。這個是我們的發展方向和想法。”姜明生表示。
不過,在銀行業務互聯網化發展的同時,浦發銀行還大力發展線下零售業務——社區銀行。
面對股東們對銀行是否還有必要大規模鋪設線下網點的質疑,姜明生表示,這是商業銀行轉型非常重要的渠道,并稱,去年設立了300家社區銀行,今年準備再設400家。
“一方面,社區銀行最大的特點是低成本。每個社區銀行的成本在100萬左右,而傳統銀行網點的成本則在1000萬以上。另一方面,社區銀行可以帶來非常廣的覆蓋面。”
姜明生解釋到,浦發設社區銀行堅持一個原則——不是要開到社區里面的銀行,而是要服務于社區的銀行,根植于社區生活里,同時服務于周邊的商戶;浦發對社區周圍的商戶都做了很多營銷,比如拿到社區銀行的專屬卡,到周邊商戶消費就有很多優惠等。
此外,對于近期“浦發銀行員工降薪”的消息,該行管理層也在股東大會上首次公開做出正面回應。
浦發銀行董事長吉曉輝表示,[廣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從年報上看,浦發銀行員工的平均收入比上一年收入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我們新進了幾千名員工。”“我們在各地區、各分行,有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對于一些(業務中)風險暴露比較多的員工,考核績效就會下來。幾年前股東會同意設立風險金,對于我們來說,總體(薪酬)水平下降不多。”吉曉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