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信托行業,經過了2011、2012、2013年連續的爆發式增長,不論是信托資產規模,還是人均利潤、人員規模等指標增速在2014年明顯放緩,部分指標還出現了負增長。而反映信托公司運用資本獲得收益能力的指標——資本利潤率盡管小幅下滑,但依舊保持在較高水平,展現出了行業中各家信托公司良好的資本運作能力。
除去國民信托、安信信托、[注冊香港公司好處服務] 陜國投信托未披露相關數據之外,從行業整體來看,根據2014年65家信托公司年報披露的數據信息,共有56家的資本利潤率達到兩位數,與2013年相比有所減少。65家公司的平均資本利潤率達到18.30%,較2012年的同期平均值20.42%小幅下降了2.12個百分點。
與2012年與2013年行業平均值保持在20%以上相比,在行業整體轉型、政府平臺融資、銀信合作傳統通道類業務受到沖擊的影響下,資本利潤率指標首次回落至20%以下。
從總體排名來看,盡管同比分別下降了3.85個百分點和3.23個百分點,但與2013年相同,中鐵信托與四川信托仍然分別以50.21%與45.56%的高資本收益率位列行業前兩名,此外,方正東亞信托以32.89%的資本收益率位列行業第四名。而在2013年分列第四、第五名的大業信托與長安信托跌出前五,取而代之的是西藏信托以及杭州工商信托,其資本收益率分別為37.07%和32.17%,分別位列第三、五名。
綜合來看,2013年,有32家信托公司的資本利潤率超過了當年的行業平均值,占比47.76%,而2014年,共有24家信托公司的資本利潤率超過了當年行業平均值,占比達40%。在65家信托公司中,包括五礦信托、昆侖信托、華澳信托、國民信托、新華信托在內的41家公司資本利潤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新華信托的資本利潤率下降幅度最大,由22.57%下降至3.44%,降幅達19.13個百分點。而在另外24家資本利潤率同比有所增長的信托公司中,西藏信托與重慶信托同比增長幅度相對較大,分別達到了13.44%與7.46%。
一般來說,資本利潤率的高低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了信托公司當年的凈利潤水平、負債水平等等。
總體而言,2014年資本利潤率繼續保持在高位水平與信托公司展現出的良好的盈利能力密不可分。從凈利潤數據來看,2014年,共有25家信托公司的凈利潤超過了行業平均值,占比達37.31%,與2012年、2013年相同,中信信托、中融信托、華潤信托、平安信托仍占據凈利潤前五名,而重慶信托則由2013年的第八位升至第二位。
除國民信托外,67家信托公司中,共有50家在2014年的凈利潤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安信信托、民生信托、華宸信托、西藏信托4家公司凈利潤相較2013年翻了一倍以上,安信信托與民生信托同比增幅最大,分別達到了266.07%與232.07%。橫向對比這4家公司的資本利潤率指標能夠發現,除安信信托未披露該指標外,在資本利潤率普遍小幅回落的情況下,民生信托、華宸信托、西藏信托資本利潤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西藏信托的增幅最大。
追蹤這些數字就能夠發現,在轉型當道的2014年,“創新”在幫助信托公司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對傳統業務的創新,還有對新型業務的創新。正如資本利潤率超過了40%的四川信托,在2014年著重加強了對于金融同業合作、新型房地產業務、證券投資信托業務的研究工作,與此同時積極探索了家族財富管理、資產證券化、消費信托、互聯網金融等業務模式。
盡管2014年信托公司在資本獲利方面取得了令人亮眼的成績,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持續盈利能力仍將受到考驗。
從外部環境來看,信托公司面臨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調整、監管政策趨緊的影響;而從內部環境來看,信托公司身處轉型關鍵期,傳統業務縮水,全行業的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新型業務還未成熟,新的利潤增長點尚在培育。
種種跡象表明,信托公司的資本利潤率仍將繼續下滑。
可喜的是,從年報中所披露的信息來看,各家信托公司在2014年紛紛加大了對于新型業務的創新力度,以積極調整、適應監管層所提出的家族財富管理、公益信托、并購業務等六大業務轉型方向。
挑戰即是機遇,[瑞豐商標注冊服務]新常態下經濟社會變革中釋放的新業務、新機會,為信托公司轉型升級創造了條件。正如中信信托在年報中分析認為,信托業在資產管理領域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增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不斷凸顯,在中國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中海信托亦在年報中表示,隨著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加快建設,創新金融工具不斷推出為信托公司提供了更廣闊的業務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