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信托成立市場再次出現成立數量、成立規模雙降態勢。
信托成立市場震蕩回落
公開數據顯示,6月第一周,[上海瑞豐注冊香港公司]25家信托公司參與成立了65款產品,其中54款產品公布了募集資金,成立規模達到73.72億元,較此前一周,成立數量減少了7款,成立規模下跌了31.65%。這是信托成立市場在連續5周上升后,首次出現回落。
6月第二周,信托成立市場出現反彈。不過,反彈勢頭并未延續。至上周兩大數據指標再次出現雙降態勢。上周共有27家信托公司參與成立了100款產品。其中83款產品公布了募集資金,成立規模合計達到95.09億元,與前一周相比,成立數量減少了5款,成立規模環比下跌了24.18%。
受大盤走勢和宏觀政策影響,信托成立市場從6月份開始進入調整期,暫時無法確定信托成立市場何時好轉。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信托產品成立市場上,下降最明顯的是證券投資類產品。成立數量從上周的69只減少到56只。
這說明當前投資者對后期市場行情保持謹慎的態度。
主動降低產品發行數量
昨日,某信托公司一線業務人員也直言能做的項目越來越少,“傳統項目總部批不了,創新項目又怕有風險,你要問我今年都在忙什么,我只能說我們都在忙學習。”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信托公司人士私下表示,由于前期“踩雷”嚴重,今年公司業務核心就是“一切以穩為主”,不出意外,今年產品成立數量將大大減少。
主動降低產品成立發行數量的信托公司不止一家。北京一家信托公司人士無奈的解釋,除了大環境的原因,信托公司與客戶、[廣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信托公司與銀行的分歧與矛盾也在多年業務過程中一點點積累,“現在即便是大型信托公司也很難經得起哪怕是一單違約風險的發生。”他補充,前幾個月信托成立市場之所以看起來還不錯,都是托了證券投資類產品的福,一旦大盤遭遇調整,證券投資類產品成立發行萎縮,信托成立市場的低迷就會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