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萬向信托去年10月份首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后,今年以來,又有13家信托公司相繼備案。
與業內普遍期待的信托公司將發力主動管理型的證券投資業務相悖的是,截止到目前,雖然備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的信托數量大增,但是由其作為管理人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數量目前仍然為0。
不過,[巴拿馬注冊公司]信托公司子公司備案的私募投資基金數量卻不斷增長。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信托公司備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的目的還難下定論,但是,私募投資基金投資范圍和門檻,與信托產品相比會有一些便利性,今后信托公司以管理人身份,可以利用自身投資經驗、渠道優勢等,以顧問形式主動管理非信托計劃。這或許是其備案的動力之一。
14家信托備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
去年10月份,萬向信托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曾引起熱議,《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提供的數據統計發行,目前,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公司數量已經達到14家,除了萬向信托外,其余13家均是在今年登記備案。包括中信信托、中融信托、華潤信托等。最近登記的信托公司為昆侖信托,時間為今年的5月28日。
信托公司備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的背景無疑與證券市場火熱有關,但是,與信托機構對備案的熱情相比,以信托公司作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備案的信托產品,截止到目前仍然為0,相反,非信托機構作為管理人備案的證券投資信托則有493只。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僅從證券投資信托的角度來看,信托公司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動力并不高。“在現有的信托法律框架下,證券投資信托并無必要在私募投資基金下備案。信托公司是否自己做投資決策,管理證券投資信托與私募投資基金備案并無關系。”
而且,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與獨立決策之間也并無必然聯系,根據數據統計,截止到6月25日,今年信托公司共成立2908個證券投資類集合信托產品,共募集資金約1547.3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漲328.74%。
以信托公司為例,華寶信托主動管理型證券投資信托去年年初余額為655.58億元,截止到年底已達到1629.99億元,提升了近1000億元;中融信托主動管理型證券投資信托去年年初規模位338.18億元,截止到年底已達到709.59億元。
“證券投資信托中,投資顧問僅提出投資建議,交給信托公司去審核,執行投資的仍是信托公司,這并不是衡量證券投資信托是否為主動管理信托的關鍵。”上述人士表示,在投研能力上,信托公司與公募、專業私募機構有差距,其優勢體現在制度上,如信托關系帶來的破產隔離制度優勢、結構化設計優勢等,因此,信托公司獨立做投資決策在業內會存在,但不會成為主流。
信托子公司備案產品攀升
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研究人員表示,信托公司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許是看中私募投資基金投資范圍或門檻的一些便利性,今后信托公司以管理人身份,可以利用自身投資經驗、渠道優勢等,以顧問形式主動管理非信托計劃,或是其備案的動力之一。
“信托公司現在發力資本市場,但是很多業務如PE、期貨市場業務,要么門檻較高,要么存在障礙,如果能夠以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的方式介入的話,對豐富信托公司產品線會有一定幫助。”上述人士指出。
不過,[杭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雖然信托公司作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備案的產品仍未實現“0”的突破,信托子公司發行的產品按私募基金登記備案要求,備案的產品卻逐步增多。記者發現,中融信托旗下北京中融鼎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備案8只產品;興業信托旗下興業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備案13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