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有很多關于金融和經濟學的胡扯。[在武漢注冊香港公司服務]就拿周二發布的歐元區增長數據和股市反應來說吧。首先,報告德國和法國經濟在第二季度沒有收縮根本是錯的——數據顯示,德國經濟在4月至6月的這個季度與首季度相比擴張0.3%,而法國經濟與首季度持平,這些數據受到市場的歡迎。但這些只是初步數據。
德國聯邦統計局在小字說明中承認,初步的國內生產總值結果可能與最終數據有至多半個百分點的出入,可能偏低,也可能偏高。同樣,法國國家統計局的計算是,該國GDP數據在三年后的平均修正幅度為0.3個百分點。
換句話說,德國和法國經濟很有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現了收縮。我們在幾年里都不會知道準確答案。就目前來說,投資者只需要明白一點:沒有多少經濟增長可言。他們如果要歡慶歐元區經濟活動出現起色就錯了。就像評論人士對經濟事實作簡化處理一樣,選股者往往忘記對股價來說什么才是重要的。與營收假設的小幅變動相比,股票估值水平對貼現率更為敏感。
因此,如果歐元區GDP突然回升,[在重慶注冊香港公司服務]由此導致的利率上升將沉重打擊股市。想象這樣一家簡單的公司:其銷售額增長為3%,自由現金流為400萬美元,股票風險溢價為5%,貝塔系數為1,而且無債務。假定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該公司的價值將是大約1.25億美元。不過,如果把營收增長上調至4%,國債收益率上調至4%,將一舉抹去該公司五分之一的價值。不幸的是,投資者面臨更美好前景之時,也就是利率將走高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