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傳統的金九旺季,上海的豪宅卻掀起了新一輪打折潮。
號稱上海單價最貴公寓的濱江凱旋門,[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近期最低價已跌破8萬元/平方米。此前該豪宅項目對外的最高報價為26萬元/平方米,超過了湯臣一品最高16萬元/平方米的樓王價格。
盡管該樓盤公布的最低參考價約9.3萬元/平方米,但今年8月份該樓盤的成交價只有7.6萬元/平方米,較對外報價低了近2萬元/平方米。
“8 月份的確成交了幾套單價在7萬多的房子,但我們并沒有降價。因為這幾套房子的房型和位置都不是很好,所以成交價也比其它房源低很多。”新鴻基地產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項目第一批推出的五棟房子單價在16萬元/平方米左右,目前主推的房源單價則在12萬元/平方米。據上海網上房地產的數據,濱江凱旋門累計成交均價約11.4萬元/平方米。
雖然新鴻基地產否認了濱江豪宅項目降價的說法,但有分析師指出,其實該公司是以房型、位置不佳等為理由,變相對部分房源進行了降價。“豪宅在降價的時候,很少會直接說,而多是以房型、位置不好等為由進行暗降。”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表示。
實際上,最近一兩個月,由于成交比較低迷,上海不少豪宅項目都打出價格牌。
閔行星河灣近日對外打出了8.8折的旗號。“原先銷售均價為3.5萬元/平方米,現在促銷的最低單價只有3萬元/平方米。”銷售人員稱,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折扣,是因為開發商想在9、10月份跑量,所以拿出了一棟樓的房源進行促銷。
8月中下旬,長甲地產在上海的長泰東郊御園就打出了6.3折優惠。此外,華僑城[簡介 最新動態]位于上海的蘇河灣項目此前對外報價6.3萬-8.2萬元/平方米,然而有銷售人員透露,其最低價格只有5.6萬元/平方米,比報價低了7000元/平方米。
據了解,華僑城的蘇河灣項目僅樓板價就高達5.3萬元/平方米,而即使是以6.3萬元的最低報價,其目前的利潤空間也相當少。“有點賠本賺吆喝的感覺。因為這個項目拖得蠻久了,華僑城也比較著急,所以想通過以價換量的方式加快銷售速度。”知情人士透露。
一些豪宅項目除了打價格牌,還以“商住兩用”來吸引購房者。
“豪宅的價格動輒就要好幾千萬甚至上億元,豪宅項目可能不受限購影響,卻可能因為限貸而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一些豪宅項目為擴大銷售面積,就以商業性質的房產進行銷售。”復旦大學地產運營研究所所長蔡為民表示。
位于浦東的梵克雅堡別墅,9月底推出了26幢3萬元/平方米起售的獨棟別墅,每套面積在700-1000平方米,總價高達2500萬-3500萬元。與其它豪宅銷售方式不同的是,該項目同時打出了價格牌和商住兩相宜的招牌。
“開發商走的就是低價路線,以加快銷售。之前開發商想以5萬元/平方米的價格銷售,但豪宅市場始終未轉暖,就需要以價格吸引買家了。”同策房產副總經理趙鋼向記者表示,除了以低價銷售,由于該項目是以商業項目登記銷售的,因此不受限貸影響。而開發商這樣做,也是為了加快銷售的速度。
對于近期上海豪宅出現的以價換量,業內人士指出在持續的限購政策下,開發商不得不在價格上作出調整。
“限購、限貸的雙限政策,[天津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對豪宅交易有很大影響。部分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也想通過價格來撬動銷售。此時打價格牌,的確能起到不小的作用。”高力國際副董事宣驊表示。
“一些豪宅項目是具有升值潛力的,但因為很難從銀行獲得更多的貸款杠桿效應,所以交易受到較大影響。在開發商愿意讓利的情況下,買家有可能會選擇出手。”宣驊說。